有个词叫福利陷阱,就是高福利并不完全都是好事。第一,高福利没有效率。第二,个人效率的低,就带来了经济活力的丧失。以希腊为例,阳光海岸旁边的商店周六周日正常休息不说,平时也是开半天休半天,一高兴干脆就去度假不开了。整个国家这么干的人多了,经济活力肯定下降,国家濒临破产了。第三,高福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上不能下。市政厅、市政府给市民提高福利,大家都鼓掌拥护,提高完了,什么时候说咱们降下一点吧,每个人都有一点掠夺感,所以一般情况下,谁也不敢往下降。
在古罗马时代,有一个君主,真名太长了,记不住,外号叫卡拉卡拉,这个人一上台,就颁布一条新政,给所有的罗马人都享有罗马公民权,这相当于什么呢?给咱们全国人民都颁发北京户口,公民权背后有很多隐形的福利,比如说纳税额等等,都降了。一开始,大家都挺欢迎,君主真不错,很英明。可是执行一段时间之后,整个财政就垮了。这个国家就陷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动乱之中。这说明什么?高福利也许能够把一个国家摧垮,表面上对每个劳动者有好处,但是国家如果垮了,劳动者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落得了好吗?
低福利给人很强烈的安全感匮乏,不知道自己明天面包在什么地方,促使人去做短线,做投机,降低对整个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有些人一个小事就能打起来,甚至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也对发展经济不利,福利太低,大家不敢花,都不消费了经济怎么发展?最后,从道义上说,现代社会它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要为公民分担责任的。比如说得病、遇到灾难,并不完全是公民个人的责任,需要社会的大手和小手拉在一起。你不能让他们辛辛苦苦工作,让他们老了,老无所依,还埋在春天里,应该给他们一个真正的春天。
【同期】高福利并不完全都是好事,有这个词,叫福利陷阱.高福利也许能够把一个国家摧垮。其实低福利问题也最大,使人的焦虑感剧增,社会戾气高居不下。所以我们不要把问题看得这么简单。
【配音】下班就关机,老板也不理。这是你向往的工作状态吗?近日,一条消息引起网友们普遍的羡慕嫉妒恨。在微博上搜索“回邮件、加班”这两个关键字,就会看到这样的结果:“加班有罪!法国最新劳动法规定:下班后回工作邮件违法。”这是真的吗?
【李智勇】这一条在网上传得挺邪乎,写进劳动法,强制性了,所有人不用加班了,也不是。对于公司高管可能还得加班,这个福利只是普通员工所享有,也没写进法律,只是工会达成了一项备忘录。
【配音】还有一条消息,就更让人觉得这是来“拉仇恨”的了。瑞典的哥德堡市政府的一部分员工开始尝试6小时工作制,目的是希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少请假,保持身心健康,最终达到为政府节省开支的目的。这个,靠谱吗?
【李智勇】研究福利保障的学者,有这个词,叫福利陷阱,就是高福利并不完全都是好事。这陷阱中的人有一个称呼叫福利懒汉,高福利能把人养懒了,把人的斗志养没了。它本身有什么样的劣势,概括起来可能有这么几条。头一条,高福利没有效率,甭说六小时工作制,在我小时候还见过一小时工作制,老国企的一些老员工,每天上班优哉游哉,一上午可能来一个钟头,这一个钟头还是先泡一杯茶,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说了说、笑了笑,吃完吃饭车马炮,不干正事,人浮于事。这个有什么效率呢?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呢?这是头一条。第二,个人效率的低,就带来了经济活力的丧失。你看以希腊为例,希腊,我们看它们的阳光海岸,旁边的商店,要由中国人在那里经营,恨不得24小时开着。希腊人怎么样,周六周日正常休息不说,平时也是开半天休半天,什么时候一高兴干脆就去度假了,就不开了。整个国家这么干的人多了,它的经济活力肯定下降,所以国家就濒临破产了。有人说,那您说得不对,欧洲人家经济真的不行吗?分跟谁比,跟美国比,那确实不行,美国的效率比他们高得多,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没有那么高的福利,它需要人,自己到市场去拼搏,去奔去,激发自己的斗志。欧洲也不一样,也分人,你看德国,它的员工的勤奋度就比较高,包括法国,它实际上还是有一波特别勤奋的人在养着这些福利懒汉们。话又说回过来,人家的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了,有上百年的积淀,同时他们的智慧产业,或者以创意为导向的产业,或者他们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的地位,允许他们可以支撑比较高的福利。如果换到发展中国家,那这个国家早就苦不堪言了。第三条,高福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上不能下。市政府给市民提高福利,大家都鼓掌拥护,提高完了,什么时候说咱们降下一点吧,每个人都有一点被掠夺感,所以一般情况下,谁也不敢往底下降。
【李智勇】再说一个西方历史上的故事,在古罗马时代,有一个君主,真名太长了,记不住,外号叫卡拉卡拉,这个人一上台,就颁布一条新政,给所有的罗马人都享有罗马公民权,这相当于什么呢?给咱们全国人民都颁发北京户口,公民权背后有很多隐形的福利,比如说纳税额等等,都降了。一开始,大家都挺欢迎,君主真不错,很英明。可是执行一段时间之后,整个财政就垮了。这个国家就陷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动乱之中。这说明什么?高福利也许能够把一个国家摧垮,表面上对每个劳动者有好处,但是国家如果垮了,劳动者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落得了好吗?
【李智勇】听我刚才这么一说,有人可能说了,哦,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包身工那是最好的,黑砖窑这是天堂,咱们别抬杠,咱们不如说高福利有问题,低福利最好。其实低福利问题也最大,首先一条,我们看过电影《1942》,低福利就给人很强烈的安全感匮乏,就是不安全。您不知道自己明天面包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万一得了病怎么办,我给它起一个外号叫逃荒心态。这样一种心态,它会促使人去做短线,做投机,并且危机感过重,使人的焦虑感剧增,社会戾气高居不下。其次,个人安全感不强,带来幸福感的降低,它就会降低对整个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反社会的情绪就会高涨,您看咱们老看社会新闻,就看有些人,一个小事就能打起来,甚至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第三条也对发展经济不利,福利太高了,大家没有斗志了,福利太低了,大家不敢花了。我们常说要拉动内需,不要全部依靠外贸,为什么内需老拉,拉得不那么理想了,因为大家都想,将来我老了,我怎么办,我养老怎么办,我看病怎么办,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压力很大,谁敢去花呀?最后一条,咱们从道义上说,现代社会它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地方,就在于现代社会,政府也好,社会组织也好,它是要为公民分担责任的。公民有了重大的问题,比如说得病,健康方面,比如说遇到灾难了,并不完全是公民个人的责任,它也需要社会的大手和小手拉在一起,这本来就是现代社会的题中之义,你不能让他们辛辛苦苦工作,让他们老了,老无所依,还埋在春天里,应该给他们一个真正的春天。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福利过低就是不对的。
【配音】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有一个互动话题:“六小时工作制,这个可以有吗?”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的。
“可行,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6小时工作?年轻力壮的还干点工作不。这个提议现在不可行。”
“只要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好的。”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尤其对于并不发达的我们国家来说,在发展经济和提高福利之间,是一条悬着的钢丝路。
【李智勇】应该看到,包括十七大的提法,十八大,都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列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章节来提出。在实践中,各地政府也在不遗余力的,比如在保障房制度上,这是解决住的问题。公交系统上降低费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也在努力的解决,包括养老金,包括公积金。咱看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民生数据,普通的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实际上它的增速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速,也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速。城乡居民,农村老百姓的收入,它的增幅已经高过了城市居民。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我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怎么样能够既避免高福利会带来的风险,又避免1942式的逃荒心态呢,所以要注意八个字,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态度上,我们要尽力而为,尤其是各级政府,尽可能的条件下要改善我们老百姓的各种待遇,使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但同时又得量力而行,要考虑到我们的国情,考虑到我们的国力,考虑到我们经济发展的机制和动力,不能过高的、无限的进行提高。比如说工资该不该涨呀,有人说这不应该涨吗。如果涨得太了,企业受不了,中国的企业倒闭了,我们的就业就要下降。就业下降了,工资只是数目字涨了,有什么用呀,没人雇佣你了,涨工资只是概念之中,所以我们不要把问题看得这么简单,应该走好经济活力与个人福利提升之间的这条双赢的钢丝。
出品人 廖 玒 总制片 唐维红 制片人 雷 阳 游海滨
主编 苏瑞 白静
后期 王理 李佳 摄像 赵 铮 关 萌 配音 郑紫豪
页面设计 孙莉娜 模板 关雪松
《一说到底》是人民网人民电视全力打造的新闻评论品牌,这里有最深刻的观点、最生动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