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人民電視|一說到底


 
第89期2014-06-27

北京幼升小,辦証大作戰?

本期嘉賓

人民日報記者趙婀娜
人民日報記者趙婀娜
  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2004年8月進入人民日報社,先后在人民日報天津記者站、人民日報北京記者站、人民日報教科文部工作,目前是人民日報政文部教育採訪室記者,工作在教育領域採訪的第一線。

視頻介紹

今年關於北京市幼升小話題的討論格外火爆,但與教育專家更喜歡談論“限制跨區”“取消共建”“公開片區”等等變化不同,我們從網絡論壇看到的是家長們的各種吐槽和心酸。對一個有北京戶口的孩子來說,他不可以擇校了,戶口在哪兒或者住在哪兒就在附近就近上學。而如果沒有北京戶口,事情就變得非常復雜。

為啥專家看到的多是進步,網上卻一片抱怨之聲?

  這次北京幼升小和小升初政策調整,使得很多人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這條路走不通了,所以他們有些情緒上的反彈。這看起來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就是一個學生去哪上學,但是背后暴露出來的實際上是一個城市的人口容納率,城市公共服務配套,以及外來人口管理的問題等等。之所以在一個媒體的公開的輿論場和民間的百姓的輿論場上,對這件事情上有著一個比較大的態度的差別,我覺得可能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在這兒。

嚴禁擇校,教育主管部門其實要下決心自斷“財路”

  少數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有些人是希望能夠故意地造成學校之間的差距的,什麼概念呢?如果有好學校,也有不好學校,就會造成這種有人去好學校的一些需求,就會給他們帶來一種尋求自己個人利益的一些機會和可能。如果能夠真正地把學校的水平拉到均衡,從根本上消除大家去擇校的原始沖動,實際上對於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他是要下決心的,那就是真正從根本上破除自己既得利益的藩籬,不要讓擇校成為他獲取個人利益、升官發財資本的渠道和平台。

《一說到底》2014年6月27日播出第89期:《北京幼升小,辦証大作戰?》

以下為節目文稿。

【解說】北京幼升小改革遭遇大吐槽

【嘉賓】政府要堅定,給予公眾一個信心,我們的目的是保証給大家提供一個入學的機會,而不是有意為難和刁難大家。

【解說】教育公平、均衡發展需要改革者的勇氣和智慧

【嘉賓】不要讓擇校成為他獲取個人利益、升官發財資本的渠道和平台

嘉賓:人民日報記者趙婀娜

【解說】今年關於北京市幼升小話題的討論格外火爆,但與教育專家更喜歡談論“限制跨區”“取消共建”“公開片區”等等變化不同,我們從網絡論壇看到的是家長們的各種吐槽和心酸。

趙婀娜:今年的政策的實施力度之大,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可能在政策制定初衷過程中有很多老百姓覺得政策的到來有點過於突然,幾個証件的辦齊和准備過程當中還沒有能夠一步到位,沒有及時辦理下來,所以覺得政策有點突然。第二個原因,可能還是本質上反映了在北京市這樣一個優質教育資源極度緊張的大的教育生態的背景當中。由於這樣政策的制度設計,使得很多人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這條路走不通了,所以他們有些情緒上的反彈。

【解說】為什麼這些家長有這麼大的情緒呢?不妨來看看今年北京幼升小的變化。對一個有北京戶口的孩子來說,他不可以擇校了,戶口在哪兒或者住在哪兒就在附近就近上學。但對一個沒有北京戶口的孩子來說,事情就比較復雜了:首先要認真學今年的新政策,僅以朝陽區為例,僅入學指南就有11頁紙,其次要多方打聽,因為有些要求並沒有在指南中說明,比如除了明確規定的五証之外還要3個月社保繳納的証明,最后就得祈禱自家所在片區今年入學的孩子別太多,因為學位緊張,身份不同的孩子在安排時順序不同。

趙婀娜:我覺得可能是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真的暴露出來了教育領域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是一個教育領域內單純的問題,其實它背后涉及了很多教育領域之外的問題,就拿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政策而言,它看起來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無外乎就是一個學生去哪上學的問題,去哪獲得一個學位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它背后暴露出來的實際上是一個城市的人口的容納率的問題,城市的服務的問題,以及包括這次要求的幾個証件,五証、七証等等,這証件背后其實反映出來城市公共服務配套的問題,以及外來人口管理的問題等等。之所以在一個媒體的公開的輿論場和民間的百姓的輿論場上,對這件事情上有著一個比較大的態度的差別,我覺得可能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在這兒。

【解說】過幾天,即將在北京開始讀小學的十幾萬小朋友就要領到入學通知書了。有一些在京入學不符合條件的家庭已經准備回老家就讀或在京讀民辦學校。有觀點認為,此次北京嚴控非京籍兒童小學入學是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殺手?,亦有反對聲音認為這有違義務教育公平原則,將會增加留守兒童和失學兒童數量。對於這次幼升小的改革措施,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趙婀娜:衡量一個改革的舉措到底是成功還是不成功,或者是到底是科學的理性的還是不科學和非理性的,我覺得還是要看到這個政策的制度設計的根本上,是不是為了進一步地從根本上保証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是不是在為絕大多數人設計一個公平公正合理的游戲規則。就拿小升初的政策背后的一個現象來說,它的主要針對的一個問題是在於目前北京市包括上海、廣州這樣大中型城市擇校情況實在愈演愈烈,我們發現每到入學前夕,家長們托人找關系,找各種各樣的關系,花錢,已經變成了在上學過程當中的必修課。每到入學季,所有的校長基本上都是處於一個驚弓之鳥的狀態。每年校長在入學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求學的入學的壓力,使得他們苦不堪言,這就証明什麼?在對於很多中學、小學的校長身上,他們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本來是應該由教育主管部門所承載的教育均衡,入學機會公平這樣一個責任,現在已經承載到了學校校長身上,他們承載不起,所以他們隻能躲起來

【解說】擇校的巨大需求,是對教育部門的一道考題。目前的改革措施,從初衷上看,是為了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從根本上降低家長的擇校沖動,也是破除教育部門利益藩籬的舉措。

趙婀娜: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他們很多人是希望能夠故意地造成這種學校之間的差距的,什麼概念呢?如果有的好學校,也有不好的學校,有了好學校,就會造成這種有人去好學校的一些需求,就會給他們帶來一種尋求自己個人利益的一些機會和可能,所以我們說,如果能夠真正地把學校和學校之間的水平拉到均衡的狀態,從根本上消除大家去擇校的原始沖動,實際上對於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他是要下決心的,下什麼樣的決心,那就是真正從根本上破除自己既得利益的藩籬,不要讓擇校成為他獲取個人利益、升官發財資本的渠道和平台。

【解說】“教育均衡、不再擇校”,北京市小升初改革給大家描繪著一個光明的前景。但不可否認,這場改革還是讓不少人很受傷。特別是一些外地在京人士,覺得冤的很。明明是4月才發的通知,卻要求暫住証3月底前就辦好﹔明明來京多年有房有工作,卻因為父母有一方社保不在本區讓孩子上不了學﹔萬般無奈,就有人通過假離婚來規避政策規定,可婚離完才知道要5月1日前離才有效,白離了。

趙婀娜:我覺得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逼得大家去做假,或者大家不得不去做假,或者大家主動去做假,原因還是在於幾個方面。首先,還是從政府部門來考慮,一個是要政策延續性,不能跟去年的政策有變化太大,如果你變化太大的話,會給老百姓造成一個措手不及,要給他一個時間准備的時間。所以政府要加強調研。學位的提供和學位需求之間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匹配,如果不明確,最后吃虧的還是老百姓,而且造成了政府的公信力受到質疑。第二個問題,我覺得可能在執行過程中,政府要堅定,給予公眾一個信心,我們的政策設計是合理的,我們的初衷是好的,我們的目的是保証給大家提供一個入學的機會,而不是有意為難和刁難大家。

【解說】除了在辦理各種手續時被踢來踢去,刁難冷眼之外,被強烈吐槽最多的就是沒有戶籍是不是就低人一等,處處感受“北京不歡迎你”。

【街採】您覺得北京今年幼升小是不是對外地戶口的不友好?

趙婀娜:像北京這樣的一個外地人口佔據了四成的特殊的大城市的生態區,它的優質資源,教育資源還是相對有限的,盡管說,我們一再強調說,我們不能把政策的討論的方向引向外地人和本地人之間的競爭,一個爭奪資源和擠出效應這樣一個方向上去看,但是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優質教育資源還相對貧乏、有限的情況下,一個政策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勢必會引起外地人和本地人之爭。戶籍制度的改革還是跟其他的制度的改革相比較起來,還是推動比較緩慢的,原來的制度已經不滿足我們目前老百姓對於一些教育醫療和勞動保險這樣的需求的情況下,怎麼樣能讓這麼多設計,戶籍制度的設計能夠滿足於老百姓基本的生活所需,不要變成我們生活實際的障礙和困難,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我們未來改革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解說】對於今年新入學的小學生,個人信息通過網絡平台採集、電子學籍管理是北京市幼升小最直觀的改革點,公眾期待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能夠真正保証政策在執行中體現出用系統說話,用制度說話,杜絕人情關系走后門的可能性。

趙婀娜:一定要讓信息的採集錄入和修改的痕跡清晰可尋,你的錄入地、錄入時間、錄入員、修改地、修改時間、修改原因和修改的人是誰,我覺得這是一定要清晰可見的,而且,一定這個信息、這個數據要保留在整個教委的信息數據庫當中,保留在一定的年限。一旦有人舉報,我們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翔實地查出來的確有人進行了人為修改,修改員是誰,他的原因是什麼,他的可能性是出現在哪裡。事后保留事后追責。我覺得還是要加強信息公開的力度和民眾參與和監督的力度,一方面把我們這個學校自己的區域所轄的住宅區、家庭住址有哪些區域要清晰可見,第二今年提供的學位數是多少,要清晰可見,第三,轄區內有多少適齡孩子人口數量也要清晰可見,第四,通過信息採集之后,目前每個學區和每個學校實際入學的人數是誰,戶籍所在地,后面都要清晰可見。

趙婀娜:中國是一個地域廣大的地區,所以說,它也存在著教育上的復雜的生態,存在著校校之間的不均衡,存在著城鄉之間的不均衡,同時也存在著區域之間的不均衡,我覺得可能還是要從根本上開始做起。先從校校均衡、城鄉均衡做起,除了區域內的教育均衡的努力,實際上國家也在進行著跨區域的教育均衡的一些努力和推動。比如說,現在像人大附我們知道,它其實已經不僅在北京的范疇之內建立它的集團化辦學,不僅把自己的分校開到昌平、順義這樣北京市的優質教育資源不那麼高的地方,同時人大附包括山西、內蒙這樣的地方,也建立了所謂自己的集團化辦學的分校,也向那邊派出了自己相對優質的教師的力量。在全國層面上統一進行調度,能夠盡可能把北上廣這樣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大的區域的好的學校的力量盡可能向全國輻射開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評論

制作團隊

出品人  廖 玒  總制片   唐維紅    制片人   雷 陽  游海濱 
主編  蘇瑞 白靜 后期  王理  李佳   攝像  趙 錚  關 萌  配音  鄭紫豪 
頁面設計 孫莉娜  模板 關雪鬆

欄目介紹

  《一說到底》是人民網人民電視全力打造的新聞評論品牌,這裡有最深刻的觀點、最生動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