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民族記憶:一座小縣城 五次保衛戰

編輯/ 沈肖迪

  “皖南門戶,長江邊上,平靜的繁昌,成了烽火連天的戰場……峨山頭的搏斗,塘口壩的血戰,我們用雪亮的刺刀,暴烈的手榴彈,火力猛烈的機關槍,前仆后繼的沖鋒,把敵人打下山崗……”
  1940年春天,曲再之、吳薔作詞,何士德作曲,一曲鏗鏘有力的《繁昌之戰》傳唱開來,講述了1939年新四軍與日軍五次爭奪安徽繁昌浴血奮戰的故事,在當時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7月14日,繁昌縣中分村,群山蒼翠,樹木蔥郁。循著厚重悠久的青石板路,記者走進質朴肅穆的新四軍三支隊司令部舊址,思緒回到了曾經烽火連天的歲月。
  舊址於2007年恢復,由村民徐孝旺發動中分村各家各戶自籌40多萬資金進行重建,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唯一的 “紅色講解員”,如今72歲的退休教師徐孝旺,風雨無阻為成千上萬的參觀者還原歷史,講述故事。
  “繁昌雖是小城,卻為皖南門戶,抗戰時期是國民黨第三戰區的重要屏障和南北交通的要隘,是日軍進逼皖南的必伐之地,戰略地位顯而易見。為保衛皖南門戶、阻擊日軍進犯第三戰區總部所在地,1938年底,時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副司令員的譚震林率軍進駐繁昌。”徐孝旺娓娓道來,“新四軍的到來,讓老百姓歡呼雀躍。新四軍與大家同住,與大家同吃,每天給村民挑水干活,軍民親如一家。”
  徐孝旺回憶,當時身為繁昌婦抗會會員的母親曾告訴他,新四軍抗擊日軍時,鄉親們都不顧生命危險,爭相上前線救護傷員、運送彈藥、搶修工事,最多時竟達2000人。“‘世代都要銘記新四軍保衛繁昌人民的恩情。’母親臨終前一再叮囑。”
  為爭奪對繁昌的控制權,1939年,日軍五次攻取繁昌縣城,又屢次被新四軍收復。“峨山頭雖小,卻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作戰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卻讓新四軍打出了最大最激烈的一場場大戰。”安徽省蕪湖市委黨校教授姚永森談道。

  
  從年頭到年尾,新四軍五次阻擊戰曠日持久,其中最為慘烈的,要數11月間進行的繁昌第四次保衛戰,“這是蕪湖失守后中國軍隊在銅(陵)南(陵)繁(昌)地區與日軍展開的最大一次血戰,對於抗戰史來說,也是一次空前勝利,可謂威震敵膽,氣壯山河。”姚永森介紹。
  1939年11月13日夜,日軍600余人由荻港、鐵礦山、三江口等地移至孫村附近,駐守的新四軍三支隊決定利用塘口壩西北山地的有利地形,以一部分兵力誘敵至塘口壩,並以主力當頭痛擊。從14日凌晨5時到次日凌晨,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沖鋒和增援均遭阻擊和打退,最終雙方展開白刃肉搏戰,新四軍的英勇與堅韌,迫使日軍不能越前一步。日軍傷亡慘重,狼狽逃竄,退守荻港等據點。
  第四次保衛戰舊址位於孫村鎮梅沖村塘口壩,這裡兩側多山,是荻港、鐵礦山據點通往繁昌、南陵線上的要隘。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出生於1925年的徐友德老人唱起歌來依舊豪邁飽滿,當年他是中分村翊興小學五年級的班長,因為精明機靈能力強,當選兒童團團長。回憶起塘口壩血戰的慘烈,老人家歷歷在目。
  “當年譚司令抓起我的手親切地說,‘小同志,你以后就是兒童團團長了。’”因為徐友德熟悉地形,開火前夕譚震林還讓他領著在中分村各地轉了六七趟,看地勢、熟地形,和譚司令的幾次勘查,令年少的徐友德興奮異常。
  這次激戰,日軍先后投入兵力達2200多人、死傷400多人,新四軍僅傷亡80多人,並繳獲了大量戰利品,成功地保住了繁昌。

  
  群山環抱中的中分村,紅旗招展,歡聲雷動,數千人參加的慶祝大會上,新四軍戰地服務團演出了大型話劇《塘口壩血戰》,國民黨繁昌縣長代表政府獻上了“保衛繁昌”的錦旗……
  “我當時就坐在慶功會的一個角落裡,部隊的人都來了,老百姓也來了,全場歡呼全場高唱,大伙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就像過年一樣。”徐友德說。
  歷時一年的繁昌保衛戰,五戰五捷,新四軍在武器裝備落后的情況下取得大勝,消滅千余日軍,粉碎日軍“掃蕩”皖南的野心,振奮了抗戰精神,迫使日軍不得不發出“不可能與中共爭奪繁昌”的哀嘆。新四軍對日作戰勝利的消息隨著《繁昌之戰》的歌聲,傳遍大江南北,給全國抗日軍民以極大鼓舞。
  姚永森介紹,三支隊在譚震林的領導下,從1938年12月至1941年初,共進行了大小200余次戰斗。這些戰斗,都不同程度地挫傷了日軍的士氣,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新四軍的影響,為開辟皖南抗日根據地做出杰出貢獻。
  五次保衛戰,團結了軍民心,為支援新四軍抗擊日軍,繁昌人民同仇敵愾,成立了工人抗敵協會、農民抗敵協會、青年抗敵協會等眾多抗敵團體,紛紛支前參戰,他們抬擔架、送彈藥、架小橋、送茶飯,冒著槍林彈雨把傷員和犧牲的戰士搶背下山。
  “新四軍提前在后山鋪修了台階,讓老百姓在戰爭開始時可以第一時間逃離,部隊的藥棉用完了,老百姓就把自己的棉被抽出芯來支援前線。”
  “戰爭結束,村民、抗敵團體為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擦洗身體換上衣服,飽含熱淚地磕頭和鞠躬后,將42具烈士遺體一一入棺,埋葬於小蛇山。”徐孝旺回憶,后來遺體逐漸被家屬認領,最后兩位戰士的遺骨一直由村裡看管,緬懷烈士的兩塊墓碑至今還安靜地立於村頭,守護著中分村。(人民日報記者 何聰 葉琦)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