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民族記憶:馱工日記

編輯/ 戴曉宇

  70多年前,幾個青年學子和新疆百余名少數民族馱工組成了一支馱運隊,由印度列城出發,穿越喜馬拉雅山麓,翻越喀喇昆侖山,最后抵達新疆葉城。
  這條穿過世界最堅硬的山區,跨越中國最湍急的河流,人跡罕至的高山通道,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度是運送盟國援華物資的惟一通道。在這樣一條支撐起中華民族生存的生命線上,他們九死一生,經歷了無法想象的艱險與壯烈,運回了中國抗日急需的物資。
  若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局留存的一部根據日記復原當時場景的紀錄片,以及20多年前幾位古稀老人留下的口述文章,一段中國近代史上最悲壯的新藏高原人力運輸歷史,或許已隨著喀喇昆侖山的風雪飄散。
  7月的一天,記者來到自治區黨史研究室,聽科研二處處長劉向暉講述這段抗戰物資運輸通道的故事。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中蘇國際援華交通運輸線得以保持暢通。而美國援華物資,最先經香港轉入內地,香港淪陷后,改由緬甸經滇緬公路輸入。1940年7月,緬甸吃緊,滇緬公路被日寇截斷,美援物資改從海上運到印度,再空運到昆明。1942年4月,緬甸陷落,印中空運受到嚴重威脅,國民政府開始籌劃開辟印中驛運,從西南運送美國援華物資。
  1944年夏,法國留學歸來的青年學子陸振軒在一本書中,讀到英國人寫的從新疆跨越昆侖山到印度的游記,寫信給重慶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龔學遂,建議開辟新印路線驛運援華物資,獲得同意后,西北公路局局長何競武向新疆省政府及新疆中運會交涉,獲得許可,陸振軒組織了一支由青年學生組成的踏勘隊先行到達列城。
  1944年8月下旬開始,美援物資從印度狄布魯伽乘火車運至斯利那伽,改用馱馬運至列城,從列城由新疆馬隊接運入境。新疆派去接運的馱馬共1600匹,分十幾個隊,每隊約100匹,各隊都有頭人及若干馬夫,每個馬夫管5—6匹馱馬,他們都是熟悉這條路線的少數民族同胞,全部給養自理,去的時候就把往返食品與給養全部帶上,沿途選擇適當地段按站貯存。1944年10月15日,首批馱隊終於從列城出發了。
  此次踏勘的路線,基本是沿著喀喇昆侖山脈分水嶺的一條越嶺線。從列城向北越過海拔5307米的卡爾東山口,進入奴勃拉山區,渡過旭腰克河,向西穿過海拔5368米的西塞拉山口,進入喀喇昆侖山區,經海拔5579米的喀喇昆侖山口進入新疆,再翻越新達?及土達?,到達葉城。

  
  列城位於印度河東側,章拉山口南麓,一出列城就要爬過兩座大山,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隻有新疆馬能夠適應高山馱運。盡管如此,在翻越喀喇昆侖山冰川時,還是不得不雇用當地?牛500頭,幫助馬隊越過高峰。
  途中無數的考驗,都被陸振軒記錄在日記中。
  馱隊中,每個人都出現了高原反應。陸振軒在日記中寫道:“一路上氣壓低,人總是喘不上氣,馱隊中沒有人再說話,隻聽到人和牲畜大口的喘氣聲。我的身體一直都有著強烈的高山反應:頭痛、胸悶、惡心,吃不下東西。”
  第十二天,馱隊到了海拔5368米的西塞拉山口。“離西塞拉山口越來越近,氣溫降到了零下二十幾攝氏度。沿途可見血跡斑斑,木沙說:牲畜到了西塞拉都會頭痛,要用針刺它的鼻子出血,給它減壓才行。”
  陸振軒寫道:“冰川在光線的照射下發出刺人的白光,使人的眼睛澀澀發疼根本睜不開。行走在冰凌上,人的眼前不時出現黑暈,我們趕忙戴上了保護鏡,馱工們也趕快用?牛毛綁在眼鏡上保護自己的眼睛。據說一些馱工被雪光刺傷眼睛,就得了"雪盲"症。在刺骨的寒風中,人被風吹得站不穩,馱馬隊不敢停留。”
  當他們艱難地登上喀喇昆侖山口后,盡管海拔很高,缺氧、疲憊,但精神為之一振,因為他們即將跨入國門。陸振軒在日記中寫道:“這次馱隊拉運抗戰物資,木沙他們呈現出了極高的愛國熱情,他們沒有向我們要過工錢,也沒有向我們提出過條件,一路上和我們患難與共,他們這種善良淳朴的愛國熱忱,給了我很大信心。”
  1944年11月8日,馱隊開始翻越桑株達?。馱工總領隊木沙在攀爬第一個山梁時,由於高度缺氧和身體衰弱,年過50的他不幸摔倒在數米落差的岩石上,當場昏迷過去,再也沒有醒來。陸振軒守著木沙的尸體,遲遲不肯離開,他跟同伴說:“假如我也倒下了,就算我為抗戰做過最后的努力,但是輪胎一定要運出去,踏探記錄一定要帶回去。”

  
  此行全程675公裡,沿途平均氣溫零下5攝氏度,靠近終年積雪和冰川的地方,就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路途艱險,馬隊用了27天,日行8小時,每天平均走30公裡,於當年11月10日到達葉城。輾轉周折,總算開辟了一條國際驛運路線。
  次年7月上旬,交通部滇緬公路局昆明局工程師白生良帶領第二批馬隊回新疆。據他回憶,一早出發后就沿列城后山爬坡,在幾乎呈40度的山坡上走“之”字形小道,路邊見有死馬遺骨和冰塊,到達山口后立即下山,他騎的馬失了前蹄,幸虧被馬夫牽住才避免摔下馬。
  據白生良回憶,有一天馬隊到達預定的宿營地后,他的脈搏已經跳到每分鐘140多次,吃不下東西,而宿營地之前有水的地方也沒水了,大家挖了好幾處坑才挖出一些泥漿水,人畜湊合著過了一晚上。
  至抗戰勝利,我國海岸路線開通后,這條線路的驛運才宣告結束。通過這條國際驛運路線,共運回汽車輪胎4444套,軍用布匹782包,油袋588件,呢料63捆和各種醫療器械等抗日物資。“東西雖然不多,但在當時抗戰物資奇缺的情況下,發揮了很大作用。”劉向暉說。(人民日報記者 李亞楠)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