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蜿蜒前行。遠遠地,望見山頂上一面紅旗迎風招展。再近些,依稀可見,一座高高的紀念碑上,站立著一名威武的戰士,一手高舉紅旗,一手緊握鋼槍,眺望著遠方——那是祖國的海疆,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70多年前,因為這座碑,成就了這座山﹔70多年來,在人們的心中,這座山就是一座碑。
抗日山原名馬鞍山,是沂蒙山余脈在黃海之濱甩出的一個尾巴,位於今天的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抗戰時期,八路軍115師和濱海軍民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冒著槍林彈雨為自己的戰友修建烈士陵園。1634座烈士墓,3576個烈士英名,真實記載了一個個蘇北魯南軍民同仇敵愾、熱血殺敵的抗戰故事。
一
城西鎮仙修鋪村。綠油油的小麥已經抽穗,村頭上,一兩名婦女正在侍弄菜園。當年打鬼子的事,89歲的劉昌頂老人歷歷在目。坐在小院裡,老人的講述把我們帶回了硝煙彌漫的抗戰歲月。
1941年到1944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日子。贛榆地處青島與南通之間,要在此阻止日軍南下北上會合,這項任務的艱巨可想而知。日軍佔領贛榆后,從縣城青口到沿海各村鎮蓋崗樓設據點,封鎖海岸線,圍困沂蒙山區。為了盡快在濱海地區插入敵后,創建新的抗日根據地,1941年3月,八路軍115師教導2旅在代師長陳光和政委羅榮桓的指揮下,與山東縱隊2旅配合,打響了青口奔襲戰。
有記載:戰斗異常激烈,持續6天5夜,我軍告捷,攻克10多個偽軍據點、擊潰3個團偽軍、繳獲大量糧食衣服槍支彈藥。青口奔襲戰,打破了敵人的海上封鎖,打通了我華東與膠東的聯系,創建了濱海抗日根據地。
劉昌頂和戰友們的任務是打青口、朱堵一帶的日軍崗樓。打仗之前,上級部隊就送來彈藥,子彈少,每人一二十發,手榴彈每人五六十個,纏在身上兩三圈,還要帶上兩天的干糧,死沉死沉的。炸藥有的用布裹起來,有的裝在洋鐵桶裡,都是晚上打。
“條件那麼艱苦,共產黨為什麼能打勝仗?”
“為什麼?共產黨依靠群眾,俺熟悉地形,哪高哪低,哪能藏身哪有河,清清楚楚,都是晚上摸黑打。”劉昌頂老人深情地說:“共產黨還有一條好,負傷的、犧牲的戰友,沒有被撂下的。哪怕晚上到敵人陣地上‘偷’,也要把戰友的尸體背回來。”
二
八路軍115師教導2旅和濱海軍區決定修建抗日烈士紀念塔。戰士們利用戰斗間隙抬石背土,周邊村庄的石匠們出工出力。日軍“掃蕩”干擾,物資短缺,但這都沒能阻止濱海軍民修建紀念塔的腳步。
一天,正在黨校學習的山東縱隊2旅4團團長武中奇,被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召了回來,任務是書寫碑文。沒有大號毛筆,用幾十根?扎起來,一氣呵成“抗日烈士紀念塔”七個鐵骨錚錚的大字。
雨過天青,白雲悠悠。歷經70多年風雨洗禮的抗日烈士紀念塔,巍然屹立。“天圓地方”的紀念塔,高14米,由大理石砌成。“紀念塔的厚重,無疑是中國人民氣節的厚重!”在剛剛從敵人手中奪回的土地上建塔立碑,這個舉動無疑宣示著不可撼動的意志:保家衛國,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1942年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四軍政委劉少奇來到贛榆大樹村,得知此事,就更加堅信濱海抗日根據地一定能夠壯大。
紀念塔往下走,是用石頭壘成的抗日烈士紀念堂,仿照延安窯洞的樣式,表達當時濱海軍民遠離延安心向黨的革命情懷。紀念堂內,花崗岩石碑上,密密匝匝地刻著先烈們的
姓名,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硝煙炮火中奔跑搏殺。 將士同心,生死相守。濱海軍區政委符竹庭將軍墓的南面鑲著他的銅像,那是戰士們用30多公斤子彈殼鑄成的。將軍面容英俊、目光剛毅。這位江西廣昌的“小鬼”,15歲參加紅軍,16歲入黨,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征,從平型關大捷到創建濱海抗日根據地,屢建奇功。1942年抗日烈士紀念塔落成時,將軍曾說:“假如有一天我犧牲了,請同志們記住,也要將我安葬在這裡!”一語成讖,第二年,符竹庭以身殉國,時年36歲。
這是一座16人合葬的公墓,東碑為新四軍軍長陳毅的題詞:“浩氣長存”。西碑為濱海軍區司令員陳世?的題詞:“英靈千秋”。
1943年3月,新四軍團以上干部、戰士共51人赴延安學習,途經贛榆小沙東黃海海面,與日軍巡邏艇遭遇,一場木船對鐵艇的海戰打響了。新四軍將士們用手榴彈和駁殼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從凌晨一直堅持到黃昏。三師參謀長彭雄、八旅旅長田守堯等16人壯烈犧牲,其中包括田守堯將軍的妻子陳洛連等4位女同志。時年29歲的彭雄犧牲時,同行的妻子得以幸存,當時已有5個月的身孕。
得道多助,正義必勝。山腰上,兩座國際友人的紀念碑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是德國共產黨員、戰地記者漢斯·希伯,一位是從侵華日軍戰俘成為八路軍戰士的日本人金野博。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為正義獻身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被人們銘記。這裡何嘗不是他們的故鄉?
一個炮筒造型的紀念碑上,鐫刻著1942年至1943年一年間濱海根據地軍民的主要戰績:參加大小戰斗1128次,擊斃日軍689人,擊潰偽軍6000余人,繳獲大炮7門、步槍4254支……
刺刀、炮筒、手榴彈、子彈,這些特殊形狀的建筑,承載著閃爍寒光的記憶,又透露出抗戰時期獨特的戰爭美學。它們靜靜地講述著一段中國人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這些都是歷史,也是昭示歷史進步的教科書。
三
暖風拂面,紫荊花開。歷經多次整修擴建,抗日山烈士陵園亭塔聳峙、古朴肅穆,已被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陵園管理處副主任陳亮說,每年清明時節,都有蘇北、魯南等地各界民眾20多萬人前來掃墓,憑吊忠魂。
本報採訪小分隊向烈士們敬獻花圈,鞠躬致意。一旁路過的瞻仰者也駐足肅立。
三個青年人正拾級而上。你們從哪裡來?為何而來?中間那位姑娘嫣然一笑,她家就在山下,從小學起,每年迎春花開的時候學校都組織來掃墓,后來出去上大學了,再后來到南京工作了,但隻要回到家鄉,就會上山走走,因為,這山上有一種純粹的東西,叫你安靜,能告訴你為理想奮斗,為愛情?守,是多麼酷的事!
登高遠眺,滿目蔥蘢。昔日光禿禿的山陵建成採摘觀光園,老石匠的后人們正忙著搞石雕賺鈔票。當年小沙東海戰的那片灘涂上,像按了快進鍵似的翻著片兒,出海的漁船已經靠港,石化廠加緊生產,游艇生產線投產,電子商務園區忙著招商,沿海高速路貫通南北,沿海鐵路一天天延長,城裡鄉裡的人們都愛上了廣場舞,全家老少開著汽車去吃喜酒……
很難忘記那一幕:劉昌頂老人拄著拐杖,執意要把我們送到路口,反復念叨,共產黨真了不起,你看,家家住樓房,哪能料到老百姓過得這麼美,抗日山上的戰友們要能看到這一切該多好!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飲水思源,繼續奮斗,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