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人民电视|一说到底


 
第176期2016-02-06

什么会是下一个新媒体金苹果?

本期嘉宾

  • 王永志腾讯网总编辑王永志腾讯网总编辑
  • 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 陈朝华搜狐总编辑陈朝华搜狐总编辑
  •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视频介绍

2015年是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一年,机器人写稿、虚拟视频、无人机拍摄、穿戴终端等新科技开始进入传媒领域,大放异彩。那么,什么将是下一个新媒体金苹果?

新媒体技术是日新月异,我现在比较看好的就是视频。

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新媒体技术是日新月异,我现在比较看好的就是视频,类似于秒拍这样的东西。你说哪一种技术最看好,这个判断很难下,因为各种各样的技术都在不断地相互促进中间,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但是,图像的发展,视频的发展,我认为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技术。随着带宽的越来越宽,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视频可能会在新媒体应用中间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作为专业的媒体机构,机器人写稿不见得有价值。

搜狐总编辑陈朝华:一切如果能够促进和解放我们新闻生产力的技术,我们都应该去重视它。但是对机器人写稿我不是特别看好。一个机器人能写出来的填一些关键数据出来的稿子其实没有价值。在一些突发领域,比如说地震消息,机器人特别快的通过传感器技术马上发送,这是有价值的。作为专业的媒体机构,机器人生产的东西不见得有价值,主要是资讯已经很泛滥了,不需要多一个机器人来生产这些看似很快捷,但实际上没有价值的稿子。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拍摄了一部实验纪录片,片中5名来自中国的一流教师对英国学生进行了为期4周的“中式教育”。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测试中,中国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上都位列第一,远优于英国学生。于是便有了这次中英教育交流,以此来探索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看了这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反映出一些问题,就是中英教育的一些差异,但是我觉得这个纪录片有点倾向性,比如它把中国的死记硬背、体罚这些东西放得比较大,其实在中国很多的学校也都注意这些问题了,更多的是调动积极性,启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其实这个和英国教育界的理念是一样的。所以我的感觉,它里面还是有一些导演或者媒体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商业立场,就想做点对比度,做点噱头,这样来引起关注,所以我们对这个片子要相对客观地来看。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诫学生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一思想延用至今,笔记成为了学生复习时记忆背诵的重要资料。在这场中英教育交流中,文化的碰撞让我们不禁反思,这样的方法真的过时了吗?

    程方平:中国的教育其实也不光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中国的先人早就意识到了,记忆力对于学生的知识积淀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中国的教育不光是注重知识本身的,还要注重知识后面的价值观的培养,比如说人的责任感、诚信,所以,他把她作为一体,不光要读书,而且要做人。

    英国作为文化输出大国,其传统文化丰富多样,与中国有许多契合之处。然而,这场原本让人期待的教育交流,却产生了戏剧化的发展。是什么让中式教育的尊师重道,变成英国学生枯燥的枷锁?又是什么让西方教育的开放自由,变成课堂上不可控制的无礼散漫?

    程方平:西方的学校是相对来讲比较自由的,比如说我们的教室里面学生都要排队坐好,西方的学校可能孩子趴在地上听老师讲课。但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中国人过去就认为,人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所以,对学生有行为习惯的要求。比如说,这个老师,我都对他讲的知识可以当儿戏,那我肯定学得不扎实,所以在心态上有一种尊敬知识、尊敬老师的态度。你想我们过去的像先秦时期的《弟子规》,对这方面有很多要求。

    在中国,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互动,让他们对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同时,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思想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这让很多学生面对学业心存敬畏,从而形成了认真的学习态度。

    程方平: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这些年做了好多的改革,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推进的。首先,基础教育的普及率,比如我们原来有很多农村的孩子上不了学,现在能上学了。而且中国的教育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启发学生自己学,学了以后就可以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官,学而优则科学家,学而优则艺术家等等。所以,中国的几千年的教育史,其实都贯穿这么一个理念,而这个理念其实正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这部纪录片放映后,在英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讨论。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教育过于死板,但也有不少英国网友发出了支持的声音:“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

    程方平:我觉得如果是把它当做一种实验,可能就会更好,就像中国的老百姓说的,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你到了英国了,即便是用中国的方法,也应该用英国的曲调,这样的话,中国的文化的优势,教育优势就可以体现出来。在中国的教育传统当中,非常注重了解学生。其实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基础。另外,中国的教育,我们知道教育质量好和教师素质是很有关的,而我们的中国教育在教师发展上是有些很好的制度传统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西方教育是比较自由的,尊重学生的,特别是权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确实让所有的教育者关注学习者本身。但是,他有的时候由于过度自由,所以,他的基础就会不像我们的孩子那么扎实,不仅我们以此为自豪,国外也都认可这一点。所以像美国、英国,包括日本等国,现在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谈及西方教育,其自由性与创新性一直是中国改革学习的方向。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中式教育多了共性,少了个性。反观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俯拾皆是。教育领域诸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思想堪称精华。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向国外学习,更需要的是文化自信。

    程方平: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交流就在不断地进行。但是过去的这些交流,很多都是一边倒的,尽管我们中国有自己很好的传统,中国的孔子、孟子,很多的教育家都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比如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这些方面的经验很多,而且这些原则、这些思想,其实一直到现在都不过时,而且也符合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大的方向,但是由于这一百年来我们完全是按照西方的体系建构我们的教育的,我们其实丢了传统,我们在学习了西方的班级授课的这种机械化生产的方式以后,好象是效率提高了,但是,对个性化的关注不够。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好的传统再充实回来。同时我们学西方不能笼统地学,要细化。另外,对于美国的很多的教学方法,英国的、日本的,包括俄罗斯的,其实都在走相互学习的路数。我觉得现在是到了应该认真消化、提炼、提升自己对教育认识的这个阶段了,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自信、自强、自觉,才能够成立。

    8月19日,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课堂》推出完结篇。在四周后的考试中,中国班在科学、数学、中文三门测试中完胜英国班。

    8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的文章,探讨国内外对两种教育模式的争议。文章中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程方平:我们在今天有了这样一个契机,其实是要对教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不仅要官员认识、校长认识,包括老百姓,包括社会,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不能被一些新闻性、戏剧性的东西放大、扭曲,我们要把一些本质的规律抓住,抓住了本质规律,我们就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头脑清晰、方向明确地去发展,而不是今天BBC搞了个节目,明天NHK搞了一个节目,后天美国的一个什么电视台搞了一个节目,我们就乱了方寸了,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特别避免的。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往期嘉宾嘉宾汇总

梁冬梁冬 马昌博马昌博 祝华新祝华新 李铁李铁 薛澜薛澜 王旭明王旭明 汪大昭汪大昭 石述思石述思 曲哲涵曲哲涵 李智勇李智勇 李永忠李永忠 李成言李成言 程文浩程文浩 尹鸿尹鸿 陈卫东陈卫东 曹林曹林 曹景行曹景行 蔡继明蔡继明 赵婀娜赵婀娜 白天亮白天亮

微评论

制作团队

出品人 牛一兵   总监制 余清楚   总策划 唐维红  监制 雷 阳   游海滨 
制片人 徐 龙   编导 白 静  王 理  李 佳   摄像 王 理   配音 郑紫豪
页面设计 孙莉娜  模板 关雪松

栏目介绍

  《一说到底》是人民网人民电视全力打造的新闻评论品牌,这里有最深刻的观点、最生动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