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马昌博谈国家形象

      我们要用一套符合世界政治逻辑的一套方式来讲述中国崛起,为什么我们是和平的,是不会威胁别人的,同时我们也要用一个更柔软的身段去处理我们和利益相关方的纠纷。如果一个人讲道理、友好,善恶态度明确,让人能够很清晰地了解他,那么其他人可以跟他做朋友。。

01  医患  梁冬  \  02  国家形象  马昌博  \  03  成功 王小川  \  04  涨工资  石述思  \  05  迁徙  周小平  \  06  命运 梁晓声

07  为官  曹林  \  08  养老  李智勇  \  09 国家安全  马晓霖  \  10  吃的科学 赵安平  \  11  雾霾  李汀  \  12 公正 祝华新

两会12夜(二):你我关乎国家形象

上传视频,来人民微视频

嘉宾语录

  

西方对于中国的认知首先是对于中国领导人的认知

    第二层认知是对于中国国家政策的认知,其实背后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利益纷争,你是友好还是不友好。第三层认知才可能是对文化的认知,而对文化的认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我们所谓的我们的文化名人,甚至包括我们出书的这些电影明星,比如国际章,现在的李娜。李小龙让西方看到了中国人的勇敢,成龙可能会让西方看到中国人的幽默,而李连杰是把那种中国的传统的功夫的美展现给这个世界,而这个美背后其实也是中国的文化的美。
 

不要期望所有人都赞扬中国 能超过40%就不错

    我是觉得谈到国家形象的时候,不要期望于所有人都对你中国是赞扬的,要有一种大国的心态,就是我是这样的,有人赞扬我,有人批评我,面对批评的意见别急,可能小沈阳会说,我们开玩笑,我们不带急的。面对西方媒体报道也是同样如此。不要希望90%的人夸你好,可能甚至说51%夸你好就好了,甚至在很多时候,我觉得能超过40%觉得你不错就不错了。 
 

官话和套话让西方人以为“你在说谎”

    一些官员面对西方时依然在用着一套中国传统的政治话语体系,每个中国人都理解中国政治词汇背后代表什么意思,我们自己认为我们说清楚了我们想说的,但是西方并不能够理解,他会认为你是官话和套话,他认为你在撒谎,实际上我们对外传播很多时候还是在满足自己,你的那套话语体系其实说给你的领导看的,而并不是说给外国人看的。 

你是什么样,国家就是什么样

    我们过去十几年一直在提,中国人在国外有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国家形象,实际上我对这一点并不担心,我觉得很简单,随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必然带来国民素质的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本身对文明有了一种自我的期许,那么当他到国外的时候,必然他的这种自我期许也会带来西方的世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变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事情,而且是一个必然会来到的事情。 

马昌博 《壹读》执行主编

简介

  2005年进入南方周末,始任驻京记者,从事时政和调查报道,后为资深记者。 2008年南方报业集团首届“年度记者” 。被认为是当下中国市场化媒体中最优秀的时政记者之一(其在南方周末的前领导林楚方认为他是“最优秀的,没有之一”) 。
   2011年底离开南方周末,参与创办《壹读》杂志,现为壹读执行主编。《壹读》被认为是当下中国媒体转型的代表性媒体,以对中国政治的百科式解读著称,其杂志、动画视频和新媒体微博微信产品风格独特。 
  他的代表作品有:山西黑砖窑系列之《风暴眼中的山西官员》、十七大报道系列之《中国官方智库调查》、有关全国两会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全国两会》、有关汶川地震的《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有关瓮安事件的《贵州官员瓮安“大考”》,另有孟学农复出后的独家采访和山西官场系列文章,以及他有关中纪委和中国全国人大立法的持续报道。   
  他同时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时政报道创新”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作为一个了解中国政治的资深媒体人,马昌博也在“国家行政学院司局级班”和“国新办新闻发言人班”讲授媒介沟通课程。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评论

总制片  唐维红  制片人  雷 阳  游海滨  主编  苏瑞  白静
编  导  王 理  李  佳  摄 像  李闻翰 王星 汪晓涛 杜旭涛  
记  者  高寒(实习)陈曦(实习)配  音  郑紫豪   特  效  高映竹(实习)   
页面模板 雷涓   邓艳刚   页面设计  孙莉娜  

栏目介绍

栏目每期话题直面社会热点,紧紧围绕网民关切,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和重点报道为依托,邀请专家学者点评分析,风格犀利而不偏激、深刻而不呆板、理性而不失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