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一年,机器人写稿、虚拟视频、无人机拍摄、穿戴终端等新科技开始进入传媒领域,大放异彩。那么,什么将是下一个新媒体金苹果?
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新媒体技术是日新月异,我现在比较看好的就是视频,类似于秒拍这样的东西。你说哪一种技术最看好,这个判断很难下,因为各种各样的技术都在不断地相互促进中间,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但是,图像的发展,视频的发展,我认为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技术。随着带宽的越来越宽,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视频可能会在新媒体应用中间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搜狐总编辑陈朝华:一切如果能够促进和解放我们新闻生产力的技术,我们都应该去重视它。但是对机器人写稿我不是特别看好。一个机器人能写出来的填一些关键数据出来的稿子其实没有价值。在一些突发领域,比如说地震消息,机器人特别快的通过传感器技术马上发送,这是有价值的。作为专业的媒体机构,机器人生产的东西不见得有价值,主要是资讯已经很泛滥了,不需要多一个机器人来生产这些看似很快捷,但实际上没有价值的稿子。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拍摄了一部实验纪录片,片中5名来自中国的一流教师对英国学生进行了为期4周的“中式教育”。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测试中,中国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上都位列第一,远优于英国学生。于是便有了这次中英教育交流,以此来探索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看了这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反映出一些问题,就是中英教育的一些差异,但是我觉得这个纪录片有点倾向性,比如它把中国的死记硬背、体罚这些东西放得比较大,其实在中国很多的学校也都注意这些问题了,更多的是调动积极性,启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其实这个和英国教育界的理念是一样的。所以我的感觉,它里面还是有一些导演或者媒体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商业立场,就想做点对比度,做点噱头,这样来引起关注,所以我们对这个片子要相对客观地来看。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诫学生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一思想延用至今,笔记成为了学生复习时记忆背诵的重要资料。在这场中英教育交流中,文化的碰撞让我们不禁反思,这样的方法真的过时了吗?
程方平:中国的教育其实也不光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中国的先人早就意识到了,记忆力对于学生的知识积淀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中国的教育不光是注重知识本身的,还要注重知识后面的价值观的培养,比如说人的责任感、诚信,所以,他把她作为一体,不光要读书,而且要做人。
英国作为文化输出大国,其传统文化丰富多样,与中国有许多契合之处。然而,这场原本让人期待的教育交流,却产生了戏剧化的发展。是什么让中式教育的尊师重道,变成英国学生枯燥的枷锁?又是什么让西方教育的开放自由,变成课堂上不可控制的无礼散漫?
程方平:西方的学校是相对来讲比较自由的,比如说我们的教室里面学生都要排队坐好,西方的学校可能孩子趴在地上听老师讲课。但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中国人过去就认为,人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所以,对学生有行为习惯的要求。比如说,这个老师,我都对他讲的知识可以当儿戏,那我肯定学得不扎实,所以在心态上有一种尊敬知识、尊敬老师的态度。你想我们过去的像先秦时期的《弟子规》,对这方面有很多要求。
在中国,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互动,让他们对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同时,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思想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这让很多学生面对学业心存敬畏,从而形成了认真的学习态度。
程方平: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这些年做了好多的改革,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推进的。首先,基础教育的普及率,比如我们原来有很多农村的孩子上不了学,现在能上学了。而且中国的教育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启发学生自己学,学了以后就可以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官,学而优则科学家,学而优则艺术家等等。所以,中国的几千年的教育史,其实都贯穿这么一个理念,而这个理念其实正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这部纪录片放映后,在英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讨论。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教育过于死板,但也有不少英国网友发出了支持的声音:“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
程方平:我觉得如果是把它当做一种实验,可能就会更好,就像中国的老百姓说的,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你到了英国了,即便是用中国的方法,也应该用英国的曲调,这样的话,中国的文化的优势,教育优势就可以体现出来。在中国的教育传统当中,非常注重了解学生。其实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基础。另外,中国的教育,我们知道教育质量好和教师素质是很有关的,而我们的中国教育在教师发展上是有些很好的制度传统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西方教育是比较自由的,尊重学生的,特别是权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确实让所有的教育者关注学习者本身。但是,他有的时候由于过度自由,所以,他的基础就会不像我们的孩子那么扎实,不仅我们以此为自豪,国外也都认可这一点。所以像美国、英国,包括日本等国,现在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谈及西方教育,其自由性与创新性一直是中国改革学习的方向。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中式教育多了共性,少了个性。反观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俯拾皆是。教育领域诸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思想堪称精华。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向国外学习,更需要的是文化自信。
程方平: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交流就在不断地进行。但是过去的这些交流,很多都是一边倒的,尽管我们中国有自己很好的传统,中国的孔子、孟子,很多的教育家都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比如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这些方面的经验很多,而且这些原则、这些思想,其实一直到现在都不过时,而且也符合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大的方向,但是由于这一百年来我们完全是按照西方的体系建构我们的教育的,我们其实丢了传统,我们在学习了西方的班级授课的这种机械化生产的方式以后,好象是效率提高了,但是,对个性化的关注不够。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好的传统再充实回来。同时我们学西方不能笼统地学,要细化。另外,对于美国的很多的教学方法,英国的、日本的,包括俄罗斯的,其实都在走相互学习的路数。我觉得现在是到了应该认真消化、提炼、提升自己对教育认识的这个阶段了,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自信、自强、自觉,才能够成立。
8月19日,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课堂》推出完结篇。在四周后的考试中,中国班在科学、数学、中文三门测试中完胜英国班。
8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的文章,探讨国内外对两种教育模式的争议。文章中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程方平:我们在今天有了这样一个契机,其实是要对教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不仅要官员认识、校长认识,包括老百姓,包括社会,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不能被一些新闻性、戏剧性的东西放大、扭曲,我们要把一些本质的规律抓住,抓住了本质规律,我们就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头脑清晰、方向明确地去发展,而不是今天BBC搞了个节目,明天NHK搞了一个节目,后天美国的一个什么电视台搞了一个节目,我们就乱了方寸了,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特别避免的。
出品人 牛一兵 总监制 余清楚 总策划 唐维红 监制 雷 阳 游海滨
制片人 徐 龙 编导 白 静 王 理 李 佳 摄像 王 理 配音 郑紫豪
页面设计 孙莉娜 模板 关雪松
《一说到底》是人民网人民电视全力打造的新闻评论品牌,这里有最深刻的观点、最生动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