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一年,机器人写稿、虚拟视频、无人机拍摄、穿戴终端等新科技开始进入传媒领域,大放异彩。那么,什么将是下一个新媒体金苹果?
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新媒体技术是日新月异,我现在比较看好的就是视频,类似于秒拍这样的东西。你说哪一种技术最看好,这个判断很难下,因为各种各样的技术都在不断地相互促进中间,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但是,图像的发展,视频的发展,我认为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技术。随着带宽的越来越宽,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视频可能会在新媒体应用中间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搜狐总编辑陈朝华:一切如果能够促进和解放我们新闻生产力的技术,我们都应该去重视它。但是对机器人写稿我不是特别看好。一个机器人能写出来的填一些关键数据出来的稿子其实没有价值。在一些突发领域,比如说地震消息,机器人特别快的通过传感器技术马上发送,这是有价值的。作为专业的媒体机构,机器人生产的东西不见得有价值,主要是资讯已经很泛滥了,不需要多一个机器人来生产这些看似很快捷,但实际上没有价值的稿子。
近日,中国最有名的两所大学因为一场招生大战而备受诟病。为招到高分考生,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在各地展开激烈竞争。在广东,一个考了高分的女生甚至被两所大学的招生老师逼到墙角。两所高校更在官方微博里掀起隔空骂战。
赵婀娜:这个事情无论对于北大,对于清华,对于考生,对于家长,对于整个社会,乃至整体的中国高校的声誉,以及目前我们高考招生的这样一个整体的机制而言,我觉得都是一个几败俱伤的影响。对于北大和清华两所高校的声誉肯定是面上无光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似乎考生和家长成为战争双方的争夺的猎物。同时,对于目前现行的高校的整体的招生机制来说,我觉得也是一个伤害。
抢生源的现象其实由来已久,只是从往年的暗战演变成了今年的“明争”。在这场“争夺战”中,高招制度再次“躺枪”,成为众矢之的。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唯分数论”下,高校招生很难专业化。南京日报发表评论说:北大与清华互掐留下的一地鸡毛,是现行高招制度弊端的投影。
赵婀娜:高招制度应该是越改越理性,越改越科学,越改越公正才是。可是为什么我们高考招生制度越改越使得高校对于所谓状元,对于高分考生的争夺越来越严重了呢?到底是学校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所谓的高招机制出了问题?这是我们社会公众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疑问。所以,这样两个学校的竞争,看起来受伤的是两所学校,实际上受伤的是整个社会。
6月29日,教育部官方微博账号“微言教育”发布微博:对于近日媒体报道的个别高校以不当方式吸引高分考生报考的现象,教育部已要求相关高校遵守招生工作纪律,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秩序。但是,这样的警告并不能有效的制止十多年来的“抢生源”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赵婀娜:生源对于高校,尤其是目前我们国内高校在争创世界一流高校的过程当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动画演示:问:一流的大学有几个重要的因素?答:一共有三个!第一:一流的生源,第二:一流的师资,第三:一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
赵婀娜:我们说,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一流的师资也是说学校在一直循序渐进地提升和增补的过程当中,只有一流的生源是在入口当中,就能体现出来所谓的高下之分的这样一个入口当中就能比拼出来的环节。所以,高校对于一流生源的争夺,是非常非常看重的。这个不仅国内的高校是这样,我们看到,世界一流的其他的高校也概莫如此。
高校对高考分数的过份看重,除了抢夺生源的需要之外,还有一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味道,那就是在媒体的助推下,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追求高分考生。
赵婀娜: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案例特别典型,是在2013年的时候,当时有一家媒体做了这样一则报道,说北京大学在京文科的最低分数线比清华大学低了10分。这则新闻一出,举世哗然,我们知道北大是文科见长,清华是以理工见长,如果一年的情况,北大的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比清华竟然低了10分,我们注意是10分的话,那就证明这背后有很大的问题,北大的文科怎么了?公众一定会有这样的质疑。后来北大招生办的相关负责人,本来是不想说话,可是碍不住媒体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站出来解释,因为当年清华在北京的投放的文科名额只有8个人,北大是投放了72名,一个是8人,一个是72人,所以,你说它所谓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吗?就完全没有。但是,因为媒体这样的报道,所以,就使得两所高校没办法,只能是对自己所谓在一个省份的最低的录取分数线非常看重。
迎合舆论,追求高分,说到底,还是一个面子问题。但是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学府,真的没有比这种面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吗?
赵婀娜:高校把招生分数当成面子了,招生分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的脸面问题。但是我们说这真的只是面子的问题,背后还有很多里子的问题需要着重去考量。我们还在纠结于每一个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差一分还是差0.5分的时候,已经有更多的国外高校,把更多优秀的考生、优秀的生源吸引到国外。在这样一个大的生源竞争的背景之下,我们在想国内的高校是不是应该更多的有开放的格局,更大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把自己所谓招生的小算盘放的格局更大一点,提升你自己的真正的质量,吸引到更多的国际的国内的优秀的师资,更好地把你的课程体系来打造好,给孩子们更多的优秀的教育质量。通过这些所谓真正的内涵的提升,来提升学校的吸引力,使得不仅仅你是和国内的竞争伙伴在竞争,而是在国际上同国外高校和香港高校同台竞技的过程中,你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这才是我们国内的高校,尤其是顶尖水平的高校,目前所要努力的方向。
两所高校对高考状元的争夺,只是每年一度的对高考状元们崇拜式追逐的缩影。十年前,教育部曾发布高考宣传“八不准”通知,明确规定:不得对高考成绩进行排名,不得围绕任何高分考生个人进行宣传。十年过去了,对高考状元们的追捧不但没有降温,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赵婀娜: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呢?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高分考生、高考状元另外一个代名词就是高考分数最高的一个考生,他其中的评价的标准,就是高考的分数最高,说来说去,我们对于高分高考状元的追捧,其实还是源于对于高考分数的追捧。为什么我们对高考分数如此的追捧?客观地讲,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说教育部的高招的政策的变革也罢,还是高校对于高校自主办学权和招生权的呼吁,其实都是希望能够打破唯分数论,我们希望能够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你看到说,我们在与高校的效率、公平,或者科学和公正这两者之间的博弈的过程之中,公平也是第一要义,尤其是说当对于效率的追逐,尤其是自主招生,各种进行不拘一格进行选拔招生的探索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腐败的土壤之后,我们又回归到本源,那就是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地用好高考的这把尺子和标准,于是对于分数又变得强调得至关重要了。我们对于分数的强化,应该说,较之往年不是淡化了,而是愈发加强了。
分数,不仅可以作为对于考生个人能力的一种评价,同时也是对任课老师、学校教学质量的一种直观的评价。高分考生们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标榜“政绩”的符号。
赵婀娜:尽管说,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许把高考的高分考生和当地的教育部门的政绩挂钩,可是作为我多年跑口的实际采访的经验来看,到今天为止,到今年为止,依然有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和高中许诺,你们今年出来一个高分考生,出来一个所谓的高考状元我就重奖多少多少奖金。所以,如此之多的在考试背后的那些我们说的功利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高考状元热高温不降,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高考中能够考出好成绩,确实值得骄傲和喝彩。中国的状元文化开始于隋唐,已历经1300多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产生了“高考状元”的称谓。既然对状元的崇拜已经根深蒂固。那么,什么样的“状元秀”才能让全社会受益呢?
赵婀娜:我觉得今年北京高考的最高分考生的状元,她的案例其实还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个案例。我们看到媒体在对她进行报道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个考生身上有几方面的特质。第一,让我特别欣喜地看到,强调了这个考生是非实验班的考生。她颠覆了以往说,高考状元一定是来源于实验班的人们的传统的认知,发现即便我不让孩子那么辛苦,我不用削尖了脑袋非得让他进入实验班,即便在普通班,孩子承受的压力不会那么大,可以让他在快乐的环境当中去学习的情况下,依然有可能成为所谓的高考的最高分的状元,那么,这个对于社会的影响来说,我觉得是良性的。另外,今年在对于这个状元的宣传的时候,媒体还把握了其他的几个特征。比如这个孩子是非常孝顺的一个孩子。比如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兴趣非常广泛,社会的工作承担的特别多,平时也很喜欢四处游历,阅历也非常丰富,视野也非常开阔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们发现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孩子一样可以成为分数非常高的所谓的高考状元,这样的话,对于以后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的方向,老师对于考生的培养方向,我觉得都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引导。
出品人 牛一兵 总监制 余清楚 总策划 唐维红 监制 雷 阳 游海滨
制片人 徐 龙 编导 白 静 王 理 李 佳 摄像 王 理 配音 郑紫豪
页面设计 孙莉娜 模板 关雪松
《一说到底》是人民网人民电视全力打造的新闻评论品牌,这里有最深刻的观点、最生动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