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南京市一小区内两名女童被发现饿死在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乐某有吸毒史,事发前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目前,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江宁警方刑事拘留。同样令人发指的还有另一位母亲,这位以贩毒起家的妈妈竟然训练自己2岁的儿子吸毒,并且拍摄下儿子娴熟的吸毒姿势向同行炫耀。
从21号到现在,更多关于南京小姐妹被饿死的细节公布出来,网友对这件事的关注度在24号达到最高峰,25日成为当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至少有38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8万条网友评论。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分析,网友的讨论经历了震惊-谴责-反思-追责的过程。震惊于天下竟有这样的母亲,声讨社会的冷漠导致了这样惨绝人寰的结果,反思邻里关系、反思我们目前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
关于如何保护未年成人的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焦点,媒体评论的矛头也都指向了关于法规的亟待完善。
新闻晚报评论说:不能保护好儿童的儿童保护法,就不是一部善法。仅仅因为“毒妈”“健在”,年幼的孩子就被置于社会抚养与监护的“真空地带”,如此僵化的法律条文有什么价值?
国际在线评论说:每种惨烈背后,都是社区日常安全巡护的缺失和人文关怀不够的体现,不论社区财政多么宽裕,文化生活搞的多么丰富多彩,获过多少奖状,两个几岁孩子风干的尸体,让所有这些都显得那么尴尬和丑陋,悲剧过后,是该反思的时候了。
其实我们都在反思:是什么让惨剧发生?我们甚至不能把责任仅仅归罪于孩子的妈妈和冷漠的邻居,因为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不仅仅只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都为之努力。就像光明日报的评论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效保护遭受风险的儿童,最根本的还是靠法制的力量。尽快从法律上完善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规,建立国家监护制度,才是避免悲剧再次上演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