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拟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时隔两周,“体育拟纳入高考”成为舆情热点。
11月5日,关键词“体育纳入高考”入围百度新闻“热搜词”排行榜前十位,与其相关的新闻超过600篇,网页超过200万个。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网友们的评论主要分为三个阵营:表示赞成的认为此举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表示反对的认为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还有一个阵营是庆幸自己已经毕业。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有这样的说明: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意见》发布后,上海、重庆等地教委发文声明,在明年新的高考方案中,体育没有纳入高考科目。但也有安徽等地教委表示会考虑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对此,各主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考试会不会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让孩子们得到锻炼的效果,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二是体育考试是否影响公平,会不会导致弄虚作假?
北京市体检中心5日上午发布了《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度,北京市七万多名参加体检的高中毕业生中,完全合格的人只有一成多。这组数据似乎在为“体育考试”做注解。教育部对学生体育工作的重视,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但为何会引起舆论反弹?这其中,媒体导向是否令网民误读?现在就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董海博为我们解读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