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视频节选自《纪念巨浪导弹成功发射30年》
点击查看该场访谈整期视频、文字实录
访谈嘉宾:
杨西玲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庞玉宽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17所副总工程师
【文字实录】
[杨西玲]:巨浪一号最初的时候,我们也想挖一个大池子,搞陆上水池子的固定平台。
[庞玉宽]:就是模拟海洋环境,海上有很大的动力。
[杨西玲]:但当时没有钱。如果在海上进行舰船试验,我们更没有这种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以黄纬禄总师为首的我们的巨浪一号研制团队提出了“台、筒、艇”三步骤,也就是陆上平台发射、陆上发射筒发射,就是把舰船上的发射筒放在陆上平台上来做,最后第三步就是直接到了潜艇发射。有了这样三步曲,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个亿的经费。
[人民网科技]:要是现在建也很花钱。
[庞玉宽]:现在证明这三步走是中国的创新,实践证明这条路走的是一个捷径,而且证实是正确的。
[杨西玲]:用现代人的眼光觉得不可实现。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发动机试车的时候,发动机试车要有试车台,但当时我们没有现成的试车台,怎么办?我们研制人员挖地坑来解决这个问题。
[杨西玲]:再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在搞跌落试验,弹的跌落试验的时候,本来应该在舰船上做海上跌落试验,当时技术人员提出,因为试验有风险,把舰艇砸了怎么办?我们国家资金本身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设计人员又进行创新,我们把弹,模型弹拉到南京长江大桥上去,在长江大桥上进行跌落试验,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一系列的创新,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我们黄院士,我当时问他,是什么给了你这样的灵感,进行这样的创新。按照现代人来讲,不可实现了,很多方法太土了,当时黄总笑了,哪有什么灵感呀,这是国情所致。他说没有什么灵感。有更先进的手段,我肯定用先进的手段,我不会去挖一个地坑来进行测试,但那个时候就是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