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民,1923年9月24日出生,山东青岛人。1942年,老人被西南联大录取,在工学院机械系就读。 二年级毕业后,当时国家新组建了伞兵突击队,号召知识青年去为美国教官当翻译,老人于是报名参加了语言训练班(第七期),接受了军事常识、军事用语的培训,受训数月后前往昆明市岗头村的伞兵突击队当翻译,当时在第七队,老人是上尉待遇,突击队总司令为马师恭。
参加过百团大战的抗战老兵,他所在的团是2400多人的大团,打到最后只剩下几百人。
1921年出生,上海人。在上海法租界读高中时,受中共地下党引导,向往革命,1942年1月参加新四军,在新四军六师军工部工作。后调到新四军二师军工部,继续从事武器弹药的研制生产,成为中国军工事业开拓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的战友。195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1954年调到福建省卫生厅,直至离休。
20岁曾跟战友一起打下日本鬼子的飞机,还活捉了飞行员的徐光合,今年94岁,已经失明。因为战争年代经常卧雪地留下后遗症,腿脚不便,徐光合多数时间只能卧床不起。2014年被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他说,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李在德,朝鲜族抗联女战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图书馆主任。1917年12月29日,李在德出生于朝鲜平安南道介川郡沓道里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0年日本人侵占了朝鲜全境,她一家老小离开故土。1924年夏,举家迁居黑龙江省,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刚之女。
夏继勋,山东省内唯一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健在老兵,1914年出生,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北街66号,于1933年参军抗日。1937年,夏继勋参加了抗战中最惨烈的战斗——淞沪会战。
2015年春天,六旬陕西作家魏有奇长篇抗战史诗《中国抗日老兵颂》。作者三年自费走访了健在的200多名抗战老兵。在泪水和愤恨的情感交织中,呕心沥血,完成了这部长篇。
王天华(1918-2007)山西太谷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9师班长、副排长。后因夜盲症转入地方工作。解放后曾任太原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市直机关党委书记。
1930年,15岁的王道金揣着母亲给他缝的一双布鞋,来到江西兴国参加红军,这一去就是23年。先后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水青山,甘肃临洮人,现年102岁。自幼习武,1937年在甘肃天水应征入伍,参加南京保卫战后整编入71军36师107团,参加攻打开封、曲兴集、富金山的战斗。在富金山战役中,与日军肉搏腹部中刺刀。1942年,从西昌行军至惠通桥,在滇西开展游击战至滇西反攻结束。
彭显伦(1898—1959)广东省南雄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一五师负责后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潘书龙,山东省乳山县人,1945年6月1日参加革命。如今84岁的潘书龙老人,身穿挂满功勋章的军装,腰杆挺直,满面春风、精神抖擞,心中有着浓厚的“红色情结”,一聊起以往的抗日故事,声如洪钟,完全沉浸于当年的抗战回忆中。
如果不是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介绍,我们很难想到烈士陈乔年唯一的女儿就生活在福州。近日在闽江畔一小区里,人民网记者见到了88岁高龄的苗玉,一头银发梳的整整齐齐,慈祥、平和、热情,说起往事,苗玉思维清晰,表述流畅,很多细节栩栩如生。
马海德(1910年9月-1988年10月)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1933年取得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为了考察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于1933年来到上海。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并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成果。
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刘丸,1922年5月出生,江苏省新沂市人。1939年秋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机械施工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其事迹被收入2007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中。
在广州, 90岁的梁振奋是羊城唯一健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曾是新一军谍报队侦察兵。
李海生今年71岁,是名钢琴教师,在他的钢琴教室里看到,琴架上、桌子上摆放着他多年来收藏到的有代表性的部分藏品。产生收藏的想法,缘于他的哥哥在抗日战争时期受伤,为了记住历史,1982年开始,他便有意在全国各地搜集日本侵华期间的物证。
黄开群,108岁,安徽六安县人。1929年8月参加革命,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苏区1至4次反围剿、长征以及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等战役战斗。郝书琴,88岁,1945年参加八路军,她与黄老是相濡以沫70年的革命伴侣。由于黄开群老人已经住院6年多,我们遗憾地没有见到他本人,郝书琴跟我们讲述了她与黄开群的抗战故事。
黄埔军校第17期毕业,台湾光复时是国民党62军炮兵营第二连副连长。退休前是广州市政府参事,现任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1924年出生,上海人。1940年,年仅16岁、还在上海女中念书的她毅然参加新四军,在二支队宣传队工作。经历过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的塘马血战。1949年,随华野十兵团入闽。解放后,在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工作。
红安新四军老兵耿显金已有91岁高龄,虽然记忆力已逐渐消退,但他仍然记得当年与日军的战斗,1941年,耿显金进入当时的安麻县政府当警卫兵,后于1943年被派遣到新四军第五师三八团二营六连当通讯兵。
高桂滋,国民党陆军中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过长城抗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中条山战役等多次著名会战。毛泽东曾称赞他的抗日经历“光荣历史国人同佩”。
1920年2月11日,傅莱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是家里的独子。1941年,傅莱毅然放弃在天津的优越工作和生活,辗转前往晋察冀边区参加八路军,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马扶增,90岁,河北安国,1941年,在冀中军区抗日家属学校学习。1942年日军大扫荡后,抗校被迫分散,他留在敌占区坚持抗战,进行地下联络、锄奸等敌后工作。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一带的一支抗日武装。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
陈春森,笔名黎阳。1916年12月23日生,河北曲阳贾庄人。1938年3月,参加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和边区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开始时叫《抗敌报》)创刊时期的编辑工作。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度艰险的环境中,在晋察冀坚持“游击办报”十年。
1942年2月,北海地委在栖霞县成立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是自卫武装的一种,参加的都是15至25岁的青年,他们不脱离生产,具有一定的军政素质。当时年仅15岁的程元奎受到感召,报名参加先锋队,参与抗日,成为了一名民兵。
邓朝贵是四川广元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红军长征,为二级甲等伤残军人,曾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他是李向阳的原型之一,1945年4月,邓朝贵化装成日本小队长,“智取虎北”这段往事,成为平原游击队的创作蓝本。2010年11月9日,邓朝贵在成都逝世,享年98岁。
周保全,正定县高平村人,1925年出生,1944年入党,同年任民兵小队长,并任抗日村长,1945年6月调正定县三区任武委会主任,后任区大队武工队长,1949年调三区任区长,1950年调正定县民政科任科长,1951年,调县委宣传部任副部长,1952年11月一个新兵团入伍任团政委,1953年调六十五军保卫处工作,1954年调28师任保卫科长,后调六十九军保卫处任副处长,1962年调28师83团任主任团政委,1967年调28师政治部任主任、师副政委。1976年调六十九军后勤部任政委,1979年调六十九军政治部任主任。
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广州增城,9岁时随父母从广州移居马来西亚,前些年从香港回大陆定居,现随儿子居住在增城安享晚年。
赵守杰,94岁,陕西铜川人,1940年4月黄埔军校17期学生,现为甘肃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1938年,党组织抽调进步青年到杨虎城的38军,赵守杰弃学前往。之后,赵守杰就一直在晋南中条山战斗前线。
赵明勤 男,汉族,1927年12月出生,山东省曲阜市王庄乡北马村人。中学文化,1944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赵敏球,生于1925年1月18日。1942年,为确保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动脉滇缅公路补给线的安全,国民政府将赵敏球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编入中国远征军,开进缅甸。由于盟军配合不力,远征军虽然英勇奋战,缅甸战场仍然失守,赵敏球随部队穿越野人山,历经艰辛万苦,退守至印度,随后编入中国驻印军。
赵坚,16岁加入新四军,他拿起画笔致力宣传军民抗日事迹,将新四军战斗经过印成画刊,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生动地保留了历史资料。
张志端,1916年生,河北蔚县人。1931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29军,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张老属于119师31旅693团。1938年3月随部队参加徐州会战。 1938年6月参加武汉会战。1940年参加枣宜会战。1941年参加豫南会战。
张远祥,湖北荆州人,现居广州。1937年被抓壮丁入伍,进入武汉警备司令部下辖高射炮大队,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高射炮兵第41团,抗战期间参加过武汉会战。
张修齐,黄埔军校十五期学员,16岁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9岁学成参加抗日,他从浙江一直打到长沙,经历大小数百战。如今的他虽已94岁高龄却依然身体康健,耳聪目明,坐立之间仍有军人之气。
张仁初,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是我军一代杰出战将。抗战时期,他率部驰骋在山东战场,痛击日军,威震敌胆,战功赫赫。
于兴正,生于1918年,193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33军,平型关阻击日军而九死一生,忻口血战37个日夜,令日军寸步难行,三易其帅而无济于事,全连180位英雄仅存20人,与日寇搏杀8年,浑身满是枪伤。
1937年底,日寇侵华,战火肆虐华夏大地,淞沪会战之后,日军基本控制力长三角地区。不久,江苏泰州沦陷,当时年仅9岁的丛远宽亲眼目睹了日寇奸淫烧杀、残害人民的暴行。家园的荡坠和同胞的苦难,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种子。
杨树人,86岁,9岁参加儿童团,16岁加入共产党,20岁随“西进工作团”挺进大西北,25岁担任会宁县委书记,后到甘肃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工作。
在3.86平方公里安全区范围内,他设了25个难民收容所,25个难民收容所总共保护了25万中国难民。实际上他居住的地方就变成了西门子难民所,在这里保存了600多人的生命。
杨伯琪,1921年9月出生于湖北汉阳蔡甸镇;1938年9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7期通信兵科(广西兴安通信兵学校);1940年毕业,分配到第79军通信营任排长;抗战期间,参加过第三次长沙、浙赣、鄂西、常德、长衡、桂柳等会战。
今年50岁的许一兵,有15年抗战文物收藏史,收藏的抗战藏品一万余件,大部分涉及“武汉会战”。为此,他几乎耗尽所有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