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9月18日,在“九一八”事變84周年之際,人民網在沈陽、山東、江蘇、上海、山西、湖南等地分別舉辦了紀念九一八和《抗戰記憶:70年70人》視頻光盤贈送活動。  

  《抗戰記憶:70年70人》是人民網今年推出的一大力作,記者兵分4路,歷時3個多月,轉戰21個省市,尋訪了近百位與抗戰相關的典型人物,用影像記錄從硝煙戰火中走出來的英雄。9月17日,人民網看望了北京、成都、蘭州等12個城市的抗戰老兵,並將視頻光盤贈送到老兵手中。

人民網向九一八紀念館贈送光盤

人民網向九一八紀念館贈送光盤
  9月18日,在九一八事變84年之際,人民網向沈陽九一八紀念館贈送《抗戰記憶:70年70人》主題採訪視頻作品集,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巡視員韓亞力、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採編部主任何勇、人民網遼寧頻道總編輯余興文參加了贈送儀式。
人民網《抗戰記憶:70年70人》視頻作品集贈送儀式側記
  在三個多月的採訪中,人民網記者每天連續工作超過12個小時以上。白天採訪,夜裡趕火車,風雨無歇連軸轉。在火車上經常一站幾個小時,組員們累得蜷縮在過道上睡覺。
人民網向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贈送光盤
  在9月18日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向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和武鄉老兵代表贈送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主題採訪視頻作品集,以此表達對抗戰勝利的紀念,對抗戰英雄的緬懷,對世界和平發展的展望。
視頻:人民網在濟南舉行抗戰記憶視頻作品集贈送儀式
 9月18日上午,由山東博物館、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共同舉辦的““九·一八”紀念活動暨《抗戰記憶:70年70人》主題採訪視頻作品集”贈送儀式在省會濟南山東博物館舉行。
人民網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贈送光盤
 9月18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組織專家學者召開學術座談會,紀念“九一八”事變84周年。會上,人民網江蘇視窗總編輯汪崢嶸代表人民網,將精心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光盤贈送給紀念館。
視頻:人民網向淞滬抗戰紀念館贈送光盤
 9月18日上午9:00,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向館方贈送《抗戰記憶:70年70人》主題採訪視頻作品集。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副書記徐榮,人民網上海頻道負責人金煜純等出席了贈盤儀式。
人民網向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贈送光盤
 今年在9月18日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人民網湖南頻道聯合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博物館,向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贈送《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光盤禮品,讓更多人來銘記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致敬英雄 人民網看望抗戰老兵並贈送《70年70人》光盤
 關愛英雄,致敬老兵。9月17日,人民網看望了北京、成都、蘭州等11個城市的抗戰老兵,並贈送《抗戰記憶:70年70人》光盤。今年人民網兵分4路,歷時3個多月,轉戰21個省市,尋訪了近百位與抗戰相關的典型人物,制作了《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視頻節目,再現抗戰英雄風採,彰顯抗戰精神,傳承愛國情懷。
視頻:抗聯女戰士李在德拿到光盤激動落淚
 9月17日上午,人民網北京頻道總編輯郭亞飛和人民網記者來到抗聯老戰士李在德(98歲,朝鮮族)家中看望慰問,並向其贈送人民網精心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視頻節目光盤。
視頻:革命伉儷黃開群、郝淑琴拿到光盤回憶往昔
買鮮花、挑月餅、選水果......雙節來臨,帶著對老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9月17日,人民網河南分網總編輯李建明親自帶領編輯記者,手捧鮮花和果籃,來到河南省軍區第三干休所,看望我軍年齡最大的老紅軍黃開群和他的妻子郝書琴。
人民網看望抗戰老兵趙守杰:老人觀看專訪光盤懷念昔日戰友
  9月17日,人民網甘肅頻道將“70年70人”系列專訪光盤贈送到抗戰老兵趙守杰手中,並送去了慰問和祝福。
人民網向彭顯倫將軍之子彭勃贈送光盤
  9月17日,人民網來到彭顯倫將軍的兒子彭勃家裡,向其贈送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主題採訪視頻作品集。
人民網《抗戰記憶:70年70人》光碟贈予抗戰老兵孔誠
  9月17日,人民網四川頻道副總編輯趙彬豐一行來到成都新蓉干休所,看望了今年98歲高齡的孔誠老人,並代表人民網將該紀念光碟贈予孔老。孔老十分高興,表示一定要好好看一下,同時回贈了自己的著述《軍旅生涯》。
人民網看望抗戰老兵程元奎 並向其贈送光盤
  9月17日上午,人民網記者來到程元奎老人家裡,向其贈送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主題採訪視頻作品集。
人民網向在滬抗戰老兵劉丸贈送光盤
  9月17日,人民網上海頻道負責人金煜純一行來到抗戰老兵劉丸家中,向他贈送了《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光盤禮品,來銘記抗戰歷史,表達敬意。
人民網向98歲抗戰老兵楊平贈送光盤
  9月17日上午,人民網福建頻道總編輯鐘岷源專程來到福州茶園山空軍干休所看望98歲抗戰老兵楊平,代表人民網向她贈送人民網策劃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光盤,表達對革命前輩的敬意。
人民網看望抗戰老兵巢湘玲並贈送光盤
  9月17日上午,人民網駐香港記者再次來到抗戰老兵巢湘玲在深圳博愛醫院的療養室,為老戰士送去中秋的祝福,並將人民網“抗戰記憶?七十年七十人”紀念專輯的光碟交到老人手中。
視頻:抗戰老兵趙堅拿到光盤動情歌唱
9月17日,人民網上海頻道負責人金煜純一行來到抗戰老兵劉丸、趙堅、叢遠寬家中,並贈送了《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光盤禮品,來銘記抗戰歷史,表達敬意。
視頻:百歲抗戰老兵王道金拿到光盤連聲道謝
9月17日上午,人民網貴州頻道總編輯李瑞橋和頻道記者看望了戰抗老兵王道金,並贈送了人民網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光盤。
視頻:抗戰老兵楊升堂拿到專訪光盤視如珍寶
9月17日上午9時30分,人民網雲南頻道總編輯祝鴻偉和頻道記者來到位於昆明市官渡區關上干休所,看望慰問抗戰老兵楊升堂老人,並送上由人民網精心制作的《抗戰記憶:70年70人》系列視頻節目光盤。
  • 徐希民:鴻翔傘兵部隊外籍教員翻譯

徐希民:鴻翔傘兵部隊外籍教員翻譯  徐希民,1923年9月24日出生,山東青島人。1942年,老人被西南聯大錄取,在工學院機械系就讀。 二年級畢業后,當時國家新組建了傘兵突擊隊,號召知識青年去為美國教官當翻譯。
徐希民:鴻翔傘兵部隊外籍教員翻譯

    徐希民:鴻翔傘兵部隊外籍教員翻譯

      徐希民,1923年9月24日出生,山東青島人。1942年,老人被西南聯大錄取,在工學院機械系就讀。 二年級畢業后,當時國家新組建了傘兵突擊隊,號召知識青年去為美國教官當翻譯。
  • 辛保民:兩千人的團打到隻剩幾百人

辛保民:兩千人的團打到隻剩幾百人  辛保民,今年94歲,是一位參加過百團大戰的抗戰老兵。老人說,他所在的團是2400多人的大團,打到最后隻剩下幾百人。
辛保民:兩千人的團打到隻剩幾百人

    辛保民:兩千人的團打到隻剩幾百人

      辛保民,今年94歲,是一位參加過百團大戰的抗戰老兵。老人說,他所在的團是2400多人的大團,打到最后隻剩下幾百人。
  • 徐麗森:新四軍的“軍工專家”

徐麗森:新四軍的“軍工專家”  1921年出生,上海人。1942年1月參加新四軍,在新四軍六師軍工部工作。后調到新四軍二師軍工部,繼續從事武器彈藥的研制生產。1954年調到福建省衛生廳,直至離休。 
徐麗森:新四軍的“軍工專家”

    徐麗森:新四軍的“軍工專家”

      1921年出生,上海人。1942年1月參加新四軍,在新四軍六師軍工部工作。后調到新四軍二師軍工部,繼續從事武器彈藥的研制生產。1954年調到福建省衛生廳,直至離休。
  • 徐光合:見証“八百勇士跳黃河”

徐光合:見証“八百勇士跳黃河”  20歲曾跟戰友一起打下日本鬼子的飛機,還活捉了飛行員的徐光合,今年94歲,已經失明。因為戰爭年代經常臥雪地留下后遺症,腿腳不便,徐光合多數時間隻能臥床不起,他說,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徐光合:見証“八百勇士跳黃河”

    徐光合:見証“八百勇士跳黃河”

      20歲曾跟戰友一起打下日本鬼子的飛機,還活捉了飛行員的徐光合,今年94歲,已經失明。因為戰爭年代經常臥雪地留下后遺症,腿腳不便,徐光合多數時間隻能臥床不起,他說,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圖書館主任。1917年12月29日,李在德出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介川郡沓道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剛之女。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圖書館主任。1917年12月29日,李在德出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介川郡沓道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剛之女。
  • 夏繼勛:最慘烈時十個人活了倆

夏繼勛:最慘烈時十個人活了倆  夏繼勛於1933年參軍抗日。1937年,夏繼勛參加了抗戰中最慘烈的戰斗——淞滬會戰。之后,夏繼勛被日軍俘虜,關押在南京直至抗戰勝利。夏繼勛是山東省內唯一參加過淞滬會戰的健在老兵。
夏繼勛:最慘烈時十個人活了倆

    夏繼勛:最慘烈時十個人活了倆

      夏繼勛於1933年參軍抗日。1937年,夏繼勛參加了抗戰中最慘烈的戰斗——淞滬會戰。之后,夏繼勛被日軍俘虜,關押在南京直至抗戰勝利。夏繼勛是山東省內唯一參加過淞滬會戰的健在老兵。
  • 魏有奇:走訪收集抗戰老兵事跡 

魏有奇:走訪收集抗戰老兵事跡   2015年春天,六旬陝西作家魏有奇長篇抗戰史詩《中國抗日老兵頌》。作者三年自費走訪了健在的200多名抗戰老兵。在淚水和憤恨的情感交織中,嘔心瀝血,完成了這部長篇。
魏有奇:走訪收集抗戰老兵事跡

    魏有奇:走訪收集抗戰老兵事跡

      2015年春天,六旬陝西作家魏有奇長篇抗戰史詩《中國抗日老兵頌》。作者三年自費走訪了健在的200多名抗戰老兵。在淚水和憤恨的情感交織中,嘔心瀝血,完成了這部長篇。
  • 王天華:依靠群眾做敵后游擊工作

王天華:依靠群眾做敵后游擊工作  王天華(1918-2007)山西太谷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八路軍129師班長、副排長。解放后曾任太原市委組織部部長兼任市直機關黨委書記。
王天華:依靠群眾做敵后游擊工作

    王天華:依靠群眾做敵后游擊工作

      王天華(1918-2007)山西太谷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八路軍129師班長、副排長。解放后曾任太原市委組織部部長兼任市直機關黨委書記。
  • 王道金:太行山上堅持抗戰

王道金:太行山上堅持抗戰  1930年,15歲的王道金揣著母親給他縫的一雙布鞋,來到江西興國參加紅軍,這一去就是23年。先后經歷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王道金:太行山上堅持抗戰

    王道金:太行山上堅持抗戰

      1930年,15歲的王道金揣著母親給他縫的一雙布鞋,來到江西興國參加紅軍,這一去就是23年。先后經歷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 水青山:與日軍肉搏時腹部中刀 

水青山:與日軍肉搏時腹部中刀   水青山,甘肅臨洮人,現年102歲。1937年在甘肅天水應征入伍,參加南京保衛戰后整編入71軍36師107團,參加攻打開封、曲興集、富金山的戰斗。在富金山戰役中,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刺刀。
水青山:與日軍肉搏時腹部中刀

    水青山:與日軍肉搏時腹部中刀

      水青山,甘肅臨洮人,現年102歲。1937年在甘肅天水應征入伍,參加南京保衛戰后整編入71軍36師107團,參加攻打開封、曲興集、富金山的戰斗。在富金山戰役中,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刺刀。
  • 彭顯倫:用生命保障部隊物資 

彭顯倫:用生命保障部隊物資  彭顯倫,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一一五師負責后勤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山東軍區后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彭顯倫:用生命保障部隊物資

    彭顯倫:用生命保障部隊物資

      彭顯倫,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一一五師負責后勤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山東軍區后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潘書龍: 受感染投身抗日斗爭

潘書龍: 受感染投身抗日斗爭  潘書龍,1931年7月1日,生於山東省乳山縣。潘書龍的父親潘鳳,是中共地下黨員,地下黨員經常在他家裡開會。
潘書龍: 受感染投身抗日斗爭

    潘書龍: 受感染投身抗日斗爭

      潘書龍,1931年7月1日,生於山東省乳山縣。潘書龍的父親潘鳳,是中共地下黨員,地下黨員經常在他家裡開會。
  • 苗玉:當兵要當新四軍

苗玉:當兵要當新四軍  在閩江畔一小區裡,人民網記者見到了88歲高齡的苗玉,一頭銀發梳的整整齊齊,慈祥、平和、熱情,說起往事,苗玉思維清晰,表述流暢,很多細節栩栩如生。
苗玉:當兵要當新四軍

    苗玉:當兵要當新四軍

      在閩江畔一小區裡,人民網記者見到了88歲高齡的苗玉,一頭銀發梳的整整齊齊,慈祥、平和、熱情,說起往事,苗玉思維清晰,表述流暢,很多細節栩栩如生。
  • 馬海德:第一個入黨的外國人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外國人  馬海德,1910年9月26日出生於美國。於1933年來到上海。1950年馬海德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范圍內的成果。
馬海德:第一個入黨的外國人

    馬海德: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外國人

      馬海德,1910年9月26日出生於美國。於1933年來到上海。1950年馬海德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范圍內的成果。
  • 羅瑞卿:從黃埔生到抗大教育長 

羅瑞卿:從黃埔生到抗大教育長   羅瑞卿,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羅瑞卿:從黃埔生到抗大教育長

    羅瑞卿:從黃埔生到抗大教育長

      羅瑞卿,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 劉丸:抗戰救國是我們最大的任務  

劉丸:抗戰救國是我們最大的任務   劉丸,1922年5月出生,江蘇省新沂市人。1939年秋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市機械施工公司黨委書記等職。
劉丸:抗戰救國是我們最大的任務

    劉丸:抗戰救國是我們最大的任務

      劉丸,1922年5月出生,江蘇省新沂市人。1939年秋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市機械施工公司黨委書記等職。
  • 梁振奮:為保機密險些吞槍自殺

梁振奮:為保機密險些吞槍自殺  在廣州, 90歲的梁振奮是羊城唯一健在的中國遠征軍老兵,曾是新一軍諜報隊偵察兵。
梁振奮:為保機密險些吞槍自殺

    梁振奮:為保機密險些吞槍自殺

      在廣州, 90歲的梁振奮是羊城唯一健在的中國遠征軍老兵,曾是新一軍諜報隊偵察兵。
  • 李海生:鋼琴教師收藏抗日殺敵戰刀

李海生:鋼琴教師收藏抗日殺敵戰刀  李海生今年71歲,是名鋼琴教師。產生收藏的想法,緣於他的哥哥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傷,為了記住歷史,1982年開始,他便有意在全國各地搜集日本侵華期間的物証。
李海生:鋼琴教師收藏抗日殺敵戰刀

    李海生:鋼琴教師收藏抗日殺敵戰刀

      李海生今年71歲,是名鋼琴教師。產生收藏的想法,緣於他的哥哥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傷,為了記住歷史,1982年開始,他便有意在全國各地搜集日本侵華期間的物証。
  • 黃開群、郝書琴:日本投降再結婚!

黃開群、郝書琴:等日本投降,我們結婚!  黃開群,108歲。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蘇區1至4次反圍剿、長征以及百團大戰等戰役戰斗。郝書琴,88歲,她與黃老是相濡以沫70年的革命伴侶。
黃開群、郝書琴:日本投降再結婚!

    黃開群、郝書琴:等日本投降,我們結婚!

      黃開群,108歲。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蘇區1至4次反圍剿、長征以及百團大戰等戰役戰斗。郝書琴,88歲,她與黃老是相濡以沫70年的革命伴侶。
  • 何季元:曾攻下衡陽西郊車站

何季元:曾攻下衡陽西郊車站  黃埔軍校第17期畢業,台灣光復時是國民黨62軍炮兵營第二連副連長。退休前是廣州市政府參事,現任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
何季元:曾攻下衡陽西郊車站

    何季元:曾攻下衡陽西郊車站

      黃埔軍校第17期畢業,台灣光復時是國民黨62軍炮兵營第二連副連長。退休前是廣州市政府參事,現任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
  • 郭冰:放棄大上海舒適生活打鬼子

郭冰:放棄大上海舒適生活打鬼子  1924年出生,上海人。1940年,她毅然參加新四軍,在二支隊宣傳隊工作。經歷過新四軍六師十六旅的塘馬血戰。1949年,隨華野十兵團入閩。解放后,在福建文化、旅游等部門工作。
郭冰:放棄大上海舒適生活打鬼子

    郭冰:放棄大上海舒適生活打鬼子

      1924年出生,上海人。1940年,她毅然參加新四軍,在二支隊宣傳隊工作。經歷過新四軍六師十六旅的塘馬血戰。1949年,隨華野十兵團入閩。解放后,在福建文化、旅游等部門工作。
  • 耿顯金:抗戰勝利后高歌痛哭

耿顯金:抗戰勝利后高歌痛哭  紅安新四軍老兵耿顯金已有91歲高齡,雖然記憶力已逐漸消退,但他仍然記得當年與日軍的戰斗,1941年,耿顯金進入當時的安麻縣政府當警衛兵,后被派遣到新四軍第五師三八團二營六連當通訊兵。
耿顯金:抗戰勝利后高歌痛哭

    耿顯金:抗戰勝利后高歌痛哭

      紅安新四軍老兵耿顯金已有91歲高齡,雖然記憶力已逐漸消退,但他仍然記得當年與日軍的戰斗,1941年,耿顯金進入當時的安麻縣政府當警衛兵,后被派遣到新四軍第五師三八團二營六連當通訊兵。
  • 高桂滋:毛澤東曾致信贊揚國民黨中將

高桂滋:毛澤東曾致信贊揚國民黨中將  高桂滋(1891-1959年)字培五,陝西定邊人。國民黨陸軍中將,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會,曾參加過長城抗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中條山戰役等多次著名會戰。
高桂滋:毛澤東曾致信贊揚國民黨中將

    高桂滋:毛澤東曾致信贊揚國民黨中將

      高桂滋(1891-1959年)字培五,陝西定邊人。國民黨陸軍中將,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會,曾參加過長城抗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中條山戰役等多次著名會戰。
  • 傅萊:“白求恩式”的共產主義戰士

傅萊:“白求恩式”的共產主義戰士  1920年2月11日,傅萊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是家裡的獨子。1941年,傅萊毅然放棄在天津的優越工作和生活,輾轉前往晉察冀邊區參加八路軍,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傅萊:“白求恩式”的共產主義戰士

    傅萊:“白求恩式”的共產主義戰士

      1920年2月11日,傅萊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是家裡的獨子。1941年,傅萊毅然放棄在天津的優越工作和生活,輾轉前往晉察冀邊區參加八路軍,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 馬扶增:大掃蕩后 他在敵后秘密抗戰

馬扶增:大掃蕩后 他在敵后秘密抗戰
馬扶增,90歲,河北安國,1941年,在冀中軍區抗日家屬學校學習。1942年日軍大掃蕩后,抗校被迫分散,他留在敵佔區堅持抗戰,進行地下聯絡、鋤奸等敵后工作。
馬扶增:大掃蕩后 他在敵后秘密抗戰

    馬扶增:大掃蕩后 他在敵后秘密抗戰

    馬扶增,90歲,河北安國,1941年,在冀中軍區抗日家屬學校學習。1942年日軍大掃蕩后,抗校被迫分散,他留在敵佔區堅持抗戰,進行地下聯絡、鋤奸等敵后工作。
  • 鐵道游擊隊:日寇難以消滅的心腹之患

鐵道游擊隊:日寇難以消滅的心腹之患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一帶的一支抗日武裝。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
鐵道游擊隊:日寇難以消滅的心腹之患

    鐵道游擊隊:日寇難以消滅的心腹之患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一帶的一支抗日武裝。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
  • 陳春森:敵后堅持“游擊辦報”十年

陳春森:敵后堅持“游擊辦報”十年
陳春森,筆名黎陽。1916年12月23日生,河北曲陽賈庄人。1938年3月,參加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工作和邊區黨委機關報《晉察冀日報》創刊時期的編輯工作。
陳春森:敵后堅持“游擊辦報”十年

    陳春森:敵后堅持“游擊辦報”十年

    陳春森,筆名黎陽。1916年12月23日生,河北曲陽賈庄人。1938年3月,參加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工作和邊區黨委機關報《晉察冀日報》創刊時期的編輯工作。
  • 程元奎:親歷地雷戰 用巧思誘騙敵軍

程元奎:親歷地雷戰 用巧思誘騙敵軍
1942年2月,北海地委在棲霞縣成立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參加的都是15至25歲的青年,他們不脫離生產,具有一定的軍政素質。當時年僅15歲的程元奎受到感召,報名參加先鋒隊。
程元奎:親歷地雷戰 用巧思誘騙敵軍

    程元奎:親歷地雷戰 用巧思誘騙敵軍

    1942年2月,北海地委在棲霞縣成立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參加的都是15至25歲的青年,他們不脫離生產,具有一定的軍政素質。當時年僅15歲的程元奎受到感召,報名參加先鋒隊。
  • 鄧朝貴:兵不血刃端掉日軍一個中隊

鄧朝貴:兵不血刃端掉日軍一個中隊
鄧朝貴,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李向陽的原型之一,1945年4月,鄧朝貴化裝成日本小隊長,“智取虎北”這段往事,成為平原游擊隊的創作藍本。
鄧朝貴:兵不血刃端掉日軍一個中隊

    鄧朝貴:兵不血刃端掉日軍一個中隊

    鄧朝貴,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李向陽的原型之一,1945年4月,鄧朝貴化裝成日本小隊長,“智取虎北”這段往事,成為平原游擊隊的創作藍本。
  • 周保全:庄稼漢打退日軍5次圍剿

周保全:庄稼漢打退日軍5次圍剿
周保全,正定縣高平村人,1925年出生,1944年入黨,1967年調28師政治部任主任、師副政委。1976年調六十九軍后勤部任政委,1979年調六十九軍政治部任主任。
周保全:庄稼漢打退日軍5次圍剿

    周保全:庄稼漢打退日軍5次圍剿

    周保全,正定縣高平村人,1925年出生,1944年入黨,1967年調28師政治部任主任、師副政委。1976年調六十九軍后勤部任政委,1979年調六十九軍政治部任主任。
  • 鄭國雄:回憶穿越生死一線 

鄭國雄:回憶穿越生死一線 
鄭國雄,1912年出生於廣州增城,9歲時隨父母從廣州移居馬來西亞,前些年從香港回大陸定居,現隨兒子居住在增城安享晚年。
鄭國雄:回憶穿越生死一線

    鄭國雄:回憶穿越生死一線

    鄭國雄,1912年出生於廣州增城,9歲時隨父母從廣州移居馬來西亞,前些年從香港回大陸定居,現隨兒子居住在增城安享晚年。
  • 趙守杰:突圍成功 但是傷亡很大

趙守杰:突圍成功 但是傷亡很大
趙守杰,94歲,陝西銅川人,1940年4月黃埔軍校17期學生,現為甘肅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名譽會長。1938年,黨組織抽調進步青年到楊虎城的38軍,趙守杰棄學前往。
趙守杰:突圍成功 但是傷亡很大

    趙守杰:突圍成功 但是傷亡很大

    趙守杰,94歲,陝西銅川人,1940年4月黃埔軍校17期學生,現為甘肅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名譽會長。1938年,黨組織抽調進步青年到楊虎城的38軍,趙守杰棄學前往。
  • 趙明勤:投身游擊 齊魯英杰赴國難

趙明勤:投身游擊 齊魯英杰赴國難
趙明勤 男,漢族,1927年12月出生,山東省曲阜市王庄鄉北馬村人。中學文化,1944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趙明勤:投身游擊 齊魯英杰赴國難

    趙明勤:投身游擊 齊魯英杰赴國難

    趙明勤 男,漢族,1927年12月出生,山東省曲阜市王庄鄉北馬村人。中學文化,1944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趙敏球:保衛滇緬公路補給線安全

趙敏球:保衛滇緬公路補給線安全
趙敏球,1925年1月18日生。1942年,國民政府將趙敏球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編入中國遠征軍,開進緬甸。由於緬甸戰場失守,趙敏球隨部隊穿越野人山,退守至印度,隨后編入中國駐印軍。
趙敏球:保衛滇緬公路補給線安全

    趙敏球:保衛滇緬公路補給線安全

    趙敏球,1925年1月18日生。1942年,國民政府將趙敏球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編入中國遠征軍,開進緬甸。由於緬甸戰場失守,趙敏球隨部隊穿越野人山,退守至印度,隨后編入中國駐印軍。
  • 趙堅:妙手丹青 用畫筆參與抗戰

趙堅:妙手丹青 用畫筆參與抗戰
趙堅,16歲加入新四軍,他拿起畫筆致力宣傳軍民抗日事跡,將新四軍戰斗經過印成畫刊,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生動的保留了歷史資料,讓我們緬懷。
趙堅:妙手丹青 用畫筆參與抗戰

    趙堅:妙手丹青 用畫筆參與抗戰

    趙堅,16歲加入新四軍,他拿起畫筆致力宣傳軍民抗日事跡,將新四軍戰斗經過印成畫刊,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生動的保留了歷史資料,讓我們緬懷。
  • 張志端:大刀隊英雄的淚與疤

張志端:大刀隊英雄的淚與疤
張志端,1916年生,河北蔚縣人。1931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29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張老屬於119師31旅693團。張老歷經14年抗戰,戰傷四處。
張志端:大刀隊英雄的淚與疤

    張志端:大刀隊英雄的淚與疤

    張志端,1916年生,河北蔚縣人。1931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29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張老屬於119師31旅693團。張老歷經14年抗戰,戰傷四處。
  • 張遠祥:回憶打下飛機驚險一幕

張遠祥:回憶打下飛機驚險一幕
張遠祥,湖北荊州人,現居廣州。1937年被抓壯丁入伍,進入武漢警備司令部下轄高射炮大隊,后被編入國民革命軍高射炮兵第41團,抗戰期間參加過武漢會戰。
張遠祥:回憶打下飛機驚險一幕

    張遠祥:回憶打下飛機驚險一幕

    張遠祥,湖北荊州人,現居廣州。1937年被抓壯丁入伍,進入武漢警備司令部下轄高射炮大隊,后被編入國民革命軍高射炮兵第41團,抗戰期間參加過武漢會戰。
  • 張修齊:投筆從戎赴黃埔

張修齊:投筆從戎赴黃埔
16歲棄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19歲學成參加抗日,他從浙江一直打到長沙,經歷大小數百戰。
張修齊:投筆從戎赴黃埔

    張修齊:投筆從戎赴黃埔

    16歲棄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19歲學成參加抗日,他從浙江一直打到長沙,經歷大小數百戰。
  • 張仁初:山東抗日戰場上的“張瘋子”

張仁初:山東抗日戰場上的“張瘋子”
張仁初,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是我軍一代杰出戰將。抗戰時期,他率部馳騁在山東戰場,痛擊日偽軍,威震敵膽,戰功赫赫。
張仁初:山東抗日戰場上的“張瘋子”

    張仁初:山東抗日戰場上的“張瘋子”

    張仁初,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是我軍一代杰出戰將。抗戰時期,他率部馳騁在山東戰場,痛擊日偽軍,威震敵膽,戰功赫赫。
  • 於興正:忻口血戰37個日夜

於興正:忻口血戰37個日夜 數次死裡逃生
於興正,生於1918年,193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33軍,平型關阻擊日軍而九死一生,忻口血戰37個日夜,令日軍寸步難行,全連180位英雄僅存20人,與日寇搏殺8年,渾身滿是槍傷。
於興正:忻口血戰37個日夜

    於興正:忻口血戰37個日夜 數次死裡逃生

    於興正,生於1918年,193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33軍,平型關阻擊日軍而九死一生,忻口血戰37個日夜,令日軍寸步難行,全連180位英雄僅存20人,與日寇搏殺8年,渾身滿是槍傷。
  • 叢遠寬:在戰爭中長大

叢遠寬:在戰爭中長大
1937年底,日寇侵華。淞滬會戰之后,日軍基本控制力長三角地區。不久,江蘇泰州淪陷,當時年僅9歲的叢遠寬親眼目睹了日寇的暴行。家園的蕩墜和同胞的苦難,在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種子。
叢遠寬:在戰爭中長大

    叢遠寬:在戰爭中長大

    1937年底,日寇侵華。淞滬會戰之后,日軍基本控制力長三角地區。不久,江蘇泰州淪陷,當時年僅9歲的叢遠寬親眼目睹了日寇的暴行。家園的蕩墜和同胞的苦難,在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種子。
  • 楊樹人:傳遞“雞毛信”的兒童團員

楊樹人:傳遞“雞毛信”的兒童團員
楊樹人今年86歲。他9歲參加兒童團,16歲加入共產黨,20歲隨“西進工作團”挺進大西北,25歲擔當會寧縣委書記,49歲到甘肅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工作。
楊樹人:傳遞“雞毛信”的兒童團員

    楊樹人:傳遞“雞毛信”的兒童團員

    楊樹人今年86歲。他9歲參加兒童團,16歲加入共產黨,20歲隨“西進工作團”挺進大西北,25歲擔當會寧縣委書記,49歲到甘肅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工作。
  • 拉貝紀念館:見証歷史 面向和平

拉貝紀念館:見証歷史 面向和平
拉貝紀念館館長楊善友:在3.86平方公裡安全區范圍內,他設了25個難民收容所,25個難民收容所總共保護了25萬中國難民。實際上他居住的地方就變成了西門子難民所,在這裡保存了600多人的生命。
拉貝紀念館:見証歷史 面向和平

    拉貝紀念館:見証歷史 面向和平

    拉貝紀念館館長楊善友:在3.86平方公裡安全區范圍內,他設了25個難民收容所,25個難民收容所總共保護了25萬中國難民。實際上他居住的地方就變成了西門子難民所,在這裡保存了600多人的生命。
  • 楊伯琪:不怕死,就怕被遺忘!

楊伯琪:不怕死,就怕被遺忘!
楊伯琪,1921年9月出生﹔1938年9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7期通信兵科﹔1940年畢業,分配到第79軍通信營任排長﹔抗戰期間,參加過第三次長沙、浙贛、鄂西、常德、長衡、桂柳等會戰。
楊伯琪:不怕死,就怕被遺忘!

    楊伯琪:不怕死,就怕被遺忘!

    楊伯琪,1921年9月出生﹔1938年9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7期通信兵科﹔1940年畢業,分配到第79軍通信營任排長﹔抗戰期間,參加過第三次長沙、浙贛、鄂西、常德、長衡、桂柳等會戰。
  • 許一兵:反思戰爭拒絕宣傳仇恨

許一兵:反思戰爭拒絕宣傳仇恨
今年50歲的許一兵,有15年抗戰文物收藏史,收藏的抗戰藏品一萬余件,大部分涉及“武漢會戰”。為此,他幾乎耗盡所有積蓄。
許一兵:反思戰爭拒絕宣傳仇恨

    許一兵:反思戰爭拒絕宣傳仇恨

    今年50歲的許一兵,有15年抗戰文物收藏史,收藏的抗戰藏品一萬余件,大部分涉及“武漢會戰”。為此,他幾乎耗盡所有積蓄。

制作團隊

  • 出品人:牛一兵
  • 總監制:余清楚
  • 總策劃:唐維紅
  • 監   制:雷   陽  游海濱
  • 聯合攝制:

    湖北頻道 甘肅頻道 廣東頻道 陝西頻道 上海頻道 香港頻道 山西頻道 山東頻道 江蘇頻道 四川頻道 雲南頻道 貴州頻道 重慶頻道 湖南頻道 北京頻道

統 籌:柳 靜

記 者:徐 龍  謝 婷   李 雙   沈肖迪  史新培

編 導:趙迪迪   白 靜  崔辰光   王燕華  劉 玄  馮 粒  張 燕

攝 像:劉 青  王天樂  高 媛   王曉嘯  段曉夢   張志強

后 期:趙 鐸   王斯雨  陳安陽  李 佳  唐 婕   戴曉宇   李建月

設 計:孫莉娜  李 冰   關雪鬆   周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