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民,1923年9月24日出生,山東青島人。1942年,老人被西南聯大錄取,在工學院機械系就讀。 二年級畢業后,當時國家新組建了傘兵突擊隊,號召知識青年去為美國教官當翻譯,老人於是報名參加了語言訓練班(第七期),接受了軍事常識、軍事用語的培訓,受訓數月后前往昆明市崗頭村的傘兵突擊隊當翻譯,當時在第七隊,老人是上尉待遇,突擊隊總司令為馬師恭。
參加過百團大戰的抗戰老兵,他所在的團是2400多人的大團,打到最后隻剩下幾百人。
1921年出生,上海人。在上海法租界讀高中時,受中共地下黨引導,向往革命,1942年1月參加新四軍,在新四軍六師軍工部工作。后調到新四軍二師軍工部,繼續從事武器彈藥的研制生產,成為中國軍工事業開拓者、被譽為“中國保爾”的吳運鐸的戰友。1950年,轉業到地方工作,1954年調到福建省衛生廳,直至離休。
20歲曾跟戰友一起打下日本鬼子的飛機,還活捉了飛行員的徐光合,今年94歲,已經失明。因為戰爭年代經常臥雪地留下后遺症,腿腳不便,徐光合多數時間隻能臥床不起。2014年被診斷為多發性腦梗死,他說,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李在德,朝鮮族抗聯女戰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圖書館主任。1917年12月29日,李在德出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介川郡沓道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10年日本人侵佔了朝鮮全境,她一家老小離開故土。1924年夏,舉家遷居黑龍江省,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剛之女。
夏繼勛,山東省內唯一參加過淞滬會戰的健在老兵,1914年出生,家住濟南市槐蔭區南辛庄北街66號,於1933年參軍抗日。1937年,夏繼勛參加了抗戰中最慘烈的戰斗——淞滬會戰。
2015年春天,六旬陝西作家魏有奇長篇抗戰史詩《中國抗日老兵頌》。作者三年自費走訪了健在的200多名抗戰老兵。在淚水和憤恨的情感交織中,嘔心瀝血,完成了這部長篇。
王天華(1918-2007)山西太谷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八路軍129師班長、副排長。后因夜盲症轉入地方工作。解放后曾任太原市委組織部部長兼任市直機關黨委書記。
1930年,15歲的王道金揣著母親給他縫的一雙布鞋,來到江西興國參加紅軍,這一去就是23年。先后經歷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水青山,甘肅臨洮人,現年102歲。自幼習武,1937年在甘肅天水應征入伍,參加南京保衛戰后整編入71軍36師107團,參加攻打開封、曲興集、富金山的戰斗。在富金山戰役中,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刺刀。1942年,從西昌行軍至惠通橋,在滇西開展游擊戰至滇西反攻結束。
彭顯倫(1898—1959)廣東省南雄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一一五師負責后勤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山東軍區后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潘書龍,山東省乳山縣人,1945年6月1日參加革命。如今84歲的潘書龍老人,身穿挂滿功勛章的軍裝,腰杆挺直,滿面春風、精神抖擻,心中有著濃厚的“紅色情結”,一聊起以往的抗日故事,聲如洪鐘,完全沉浸於當年的抗戰回憶中。
如果不是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的介紹,我們很難想到烈士陳喬年唯一的女兒就生活在福州。近日在閩江畔一小區裡,人民網記者見到了88歲高齡的苗玉,一頭銀發梳的整整齊齊,慈祥、平和、熱情,說起往事,苗玉思維清晰,表述流暢,很多細節栩栩如生。
馬海德(1910年9月-1988年10月)原名喬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於美國。1933年取得日內瓦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為了考察中國正在流行的東方熱帶病,於1933年來到上海。1950年馬海德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范圍內的成果。
羅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早年入黃埔軍校,后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期間,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十八集團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中央局、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參與石家庄、太原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劉丸,1922年5月出生,江蘇省新沂市人。1939年秋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市機械施工公司黨委書記等職,其事跡被收入2007年8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開國將士風雲錄》一書中。
在廣州, 90歲的梁振奮是羊城唯一健在的中國遠征軍老兵,曾是新一軍諜報隊偵察兵。
李海生今年71歲,是名鋼琴教師,在他的鋼琴教室裡看到,琴架上、桌子上擺放著他多年來收藏到的有代表性的部分藏品。產生收藏的想法,緣於他的哥哥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傷,為了記住歷史,1982年開始,他便有意在全國各地搜集日本侵華期間的物証。
黃開群,108歲,安徽六安縣人。1929年8月參加革命,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蘇區1至4次反圍剿、長征以及百團大戰、挺進大別山等戰役戰斗。郝書琴,88歲,1945年參加八路軍,她與黃老是相濡以沫70年的革命伴侶。由於黃開群老人已經住院6年多,我們遺憾地沒有見到他本人,郝書琴跟我們講述了她與黃開群的抗戰故事。
黃埔軍校第17期畢業,台灣光復時是國民黨62軍炮兵營第二連副連長。退休前是廣州市政府參事,現任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
1924年出生,上海人。1940年,年僅16歲、還在上海女中念書的她毅然參加新四軍,在二支隊宣傳隊工作。經歷過新四軍六師十六旅的塘馬血戰。1949年,隨華野十兵團入閩。解放后,在福建文化、旅游等部門工作。
紅安新四軍老兵耿顯金已有91歲高齡,雖然記憶力已逐漸消退,但他仍然記得當年與日軍的戰斗,1941年,耿顯金進入當時的安麻縣政府當警衛兵,后於1943年被派遣到新四軍第五師三八團二營六連當通訊兵。
高桂滋,國民黨陸軍中將,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會,曾參加過長城抗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中條山戰役等多次著名會戰。毛澤東曾稱贊他的抗日經歷“光榮歷史國人同佩”。
1920年2月11日,傅萊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是家裡的獨子。1941年,傅萊毅然放棄在天津的優越工作和生活,輾轉前往晉察冀邊區參加八路軍,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馬扶增,90歲,河北安國,1941年,在冀中軍區抗日家屬學校學習。1942年日軍大掃蕩后,抗校被迫分散,他留在敵佔區堅持抗戰,進行地下聯絡、鋤奸等敵后工作。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一帶的一支抗日武裝。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
陳春森,筆名黎陽。1916年12月23日生,河北曲陽賈庄人。1938年3月,參加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工作和邊區黨委機關報《晉察冀日報》(開始時叫《抗敵報》)創刊時期的編輯工作。在敵后抗日根據地極度艱險的環境中,在晉察冀堅持“游擊辦報”十年。
1942年2月,北海地委在棲霞縣成立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是自衛武裝的一種,參加的都是15至25歲的青年,他們不脫離生產,具有一定的軍政素質。當時年僅15歲的程元奎受到感召,報名參加先鋒隊,參與抗日,成為了一名民兵。
鄧朝貴是四川廣元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紅軍長征,為二級甲等傷殘軍人,曾兩次榮獲戰斗英雄稱號,並被評為特等戰斗英雄。他是李向陽的原型之一,1945年4月,鄧朝貴化裝成日本小隊長,“智取虎北”這段往事,成為平原游擊隊的創作藍本。2010年11月9日,鄧朝貴在成都逝世,享年98歲。
周保全,正定縣高平村人,1925年出生,1944年入黨,同年任民兵小隊長,並任抗日村長,1945年6月調正定縣三區任武委會主任,后任區大隊武工隊長,1949年調三區任區長,1950年調正定縣民政科任科長,1951年,調縣委宣傳部任副部長,1952年11月一個新兵團入伍任團政委,1953年調六十五軍保衛處工作,1954年調28師任保衛科長,后調六十九軍保衛處任副處長,1962年調28師83團任主任團政委,1967年調28師政治部任主任、師副政委。1976年調六十九軍后勤部任政委,1979年調六十九軍政治部任主任。
鄭國雄,1912年出生於廣州增城,9歲時隨父母從廣州移居馬來西亞,前些年從香港回大陸定居,現隨兒子居住在增城安享晚年。
趙守杰,94歲,陝西銅川人,1940年4月黃埔軍校17期學生,現為甘肅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名譽會長。1938年,黨組織抽調進步青年到楊虎城的38軍,趙守杰棄學前往。之后,趙守杰就一直在晉南中條山戰斗前線。
趙明勤 男,漢族,1927年12月出生,山東省曲阜市王庄鄉北馬村人。中學文化,1944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趙敏球,生於1925年1月18日。1942年,為確保抗日戰爭的戰略大動脈滇緬公路補給線的安全,國民政府將趙敏球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編入中國遠征軍,開進緬甸。由於盟軍配合不力,遠征軍雖然英勇奮戰,緬甸戰場仍然失守,趙敏球隨部隊穿越野人山,歷經艱辛萬苦,退守至印度,隨后編入中國駐印軍。
趙堅,16歲加入新四軍,他拿起畫筆致力宣傳軍民抗日事跡,將新四軍戰斗經過印成畫刊,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生動地保留了歷史資料。
張志端,1916年生,河北蔚縣人。1931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29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張老屬於119師31旅693團。1938年3月隨部隊參加徐州會戰。 1938年6月參加武漢會戰。1940年參加棗宜會戰。1941年參加豫南會戰。
張遠祥,湖北荊州人,現居廣州。1937年被抓壯丁入伍,進入武漢警備司令部下轄高射炮大隊,后被編入國民革命軍高射炮兵第41團,抗戰期間參加過武漢會戰。
張修齊,黃埔軍校十五期學員,16歲棄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19歲學成參加抗日,他從浙江一直打到長沙,經歷大小數百戰。如今的他雖已94歲高齡卻依然身體康健,耳聰目明,坐立之間仍有軍人之氣。
張仁初,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是我軍一代杰出戰將。抗戰時期,他率部馳騁在山東戰場,痛擊日軍,威震敵膽,戰功赫赫。
於興正,生於1918年,193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33軍,平型關阻擊日軍而九死一生,忻口血戰37個日夜,令日軍寸步難行,三易其帥而無濟於事,全連180位英雄僅存20人,與日寇搏殺8年,渾身滿是槍傷。
1937年底,日寇侵華,戰火肆虐華夏大地,淞滬會戰之后,日軍基本控制力長三角地區。不久,江蘇泰州淪陷,當時年僅9歲的叢遠寬親眼目睹了日寇奸淫燒殺、殘害人民的暴行。家園的蕩墜和同胞的苦難,在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種子。
楊樹人,86歲,9歲參加兒童團,16歲加入共產黨,20歲隨“西進工作團”挺進大西北,25歲擔任會寧縣委書記,后到甘肅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工作。
在3.86平方公裡安全區范圍內,他設了25個難民收容所,25個難民收容所總共保護了25萬中國難民。實際上他居住的地方就變成了西門子難民所,在這裡保存了600多人的生命。
楊伯琪,1921年9月出生於湖北漢陽蔡甸鎮﹔1938年9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7期通信兵科(廣西興安通信兵學校)﹔1940年畢業,分配到第79軍通信營任排長﹔抗戰期間,參加過第三次長沙、浙贛、鄂西、常德、長衡、桂柳等會戰。
今年50歲的許一兵,有15年抗戰文物收藏史,收藏的抗戰藏品一萬余件,大部分涉及“武漢會戰”。為此,他幾乎耗盡所有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