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视频

从95后的治沙挑战到坚守四十年的治沙人 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公益征程

2018年11月06日15: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小字号

当我们生活在绿水青山怀抱之中,看着云卷云舒的时候,是否想过在风沙肆虐的西北大漠地区又是怎样的一番风景?随着最近安徽卫视大型青年励志纪实节目《青春的征途》将镜头移向宁夏中卫沙漠,伴随着6名95后在沙漠中的征程和挑战,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观众和网友们的注意——治沙人。

治沙人刘文海

神奇的麦草方格 坚守四十年的治沙人

《青春的征途》将6名95后队员的首站挑战放在了宁夏中卫沙漠,在经历了数天的跋涉、迷路等状况之后,这些队员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见识到了沙漠的残酷。而在终点他们也见到了在中卫沙漠中坚持治沙数十年的一群特殊人群——治沙人。

从1954年1月我国在宁夏中卫建立第一个沙漠科学研究站开始,无数治沙人就在这里用“麦草方格”进行治沙。这种看似简单的麦草方格扎到沙下后,麦草会渐渐腐烂给流沙注入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营造起一个特殊而微妙的生态环境,让地衣、蕨类甚至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在这里更替生长。

在《青春的征途》第三期节目里,给几名年轻队员的挑战便是和治沙人一起扎麦草方格学习防沙治沙。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了防沙治沙的不容易,需要许多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能够让荒漠重新变为绿洲,这也是《青春的征途》节目要向所有观众展现的重要一点:公益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坚持,才能够真正延续下去。

就像在中卫沙漠里一呆就是将近四十年的治沙人刘文海,他从1981年来到中卫一直到现在,都在从事治沙工作。在他的回忆里,当年一起来到中卫的24户人家,因为沙漠里的条件太艰苦,没有道路没有电,修建房屋全靠人力从外面扛进来,而时常刮起的风沙能把家门都封死。因此当年来的24户人最后只有4户人坚持了下来,用扎麦草方格的方式在一年时间里治理出了不到五亩的田地。

而现在整个中卫沙漠已经有3000亩左右的田地,不但可以种蔬菜,还可以种小米种玉米,对在这里的治沙人来说,越来越好的国家政策也让治沙变成了一门生计,就像种田种地一样,扎麦草方格也能够养活一家人。

治沙人陈启山

尽管从“麦草方格”到“五带一体”,宁夏的沙障技术早名扬四海,但仍然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目光关注到这里。就像在《青春的征途》节目里,大家所提到的,中卫沙漠已经有了很大的治理成效,但在其它的地方还有着大量荒漠的存在,需要社会和年轻一代的力量去帮助改造、去征服。

队员们在扎麦草方格

与别人的青春不一样 这是一群95后的公益征程

能够认识到防沙治沙的艰苦,《青春的征途》在宣传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实这两年户外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究其原因在于许多人认为明星们在户外的表现“真实”、“不做作”,也拉拢了明星们和粉丝的距离,但这些节目终究脱离不了以明星为核心的“吸睛点”,一旦失去了明星这个亮点,节目就失色颇多。而作为一档全素人、主打公益的节目,《青春的征途》为何能够在短短三期的时间里,就取得极佳的成绩,收获大量粉丝?除了真实,还因为它完全展现出了95后一代人不一样的青春征程。

和其它注重趣味性的节目相比,《青春的征途》聚焦于6名95后内心的成长,进入沙漠、山地徒步挑战都不是节目的目的所在,他们更希望能够在各种困境之中展现出95后一代人挑战自我的能力,展现出这代人的独立和坚强。

和其它户外节目嘉宾们的光鲜亮丽相比,三期的节目中大多数时候是队员们在沙漠中蓬头垢面、因为迷路而挣扎崩溃,完全依靠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不断前行的镜头。在参与到防沙治沙的过程中时,除了他们青春飞扬的笑容,也将95后这一代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展现无遗。

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每周日晚21:20安徽卫视《青春的征途》还将和大家一起走过雪山,走过山林,他们又将会关注哪些公益项目,聚焦怎样的青年价值观?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编:刘蕊、赵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