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听】周飞虎,中国军医的非洲历险记

2018年01月06日21:18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视频介绍

2017年寒冬的一个早上,离上班还有一个小时,解放军总医院的外科大楼里已经一片忙碌。约定的采访时间到了,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没有出现,他的助手穿着白大褂匆匆赶过来,对“环视听”记者说:“请等一等,病人有紧急情况,周主任在处理。”

重症监护室(ICU)的紧急情况,基本上就是人和死神的战斗。将近40分钟后,率队作战的周飞虎走出病房,脸上带着微笑,手里端着一杯刚冲的咖啡,一看就知道,战斗胜利了。

他是医生,更是军人,还是老师。在过去的两年里,他打赢了两场异常艰难的战斗——赴利比里亚参加抗击埃博拉任务,参加西非马里爆炸案我维和伤员救援任务。他因而获得2017年度“最美援外医生”的荣誉。这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卫计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举办的评选,两年一次,专门表彰为国际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和团队。

2017年大热的影片《战狼2》,就以中国医生抗击埃博拉为原型,创作了惊心动魄的情节:一种烈性病毒在非洲肆虐,中国医生陈博士掌握了对抗该病毒的最新技术,成为非洲各派武装的争夺焦点。现实中,周飞虎远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的经历,比电影里更加扣人心弦。

那是2015年1月,满载着154名中国医护人员的飞机降落在利比里亚的首都。尽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走出机舱时,周飞虎还是吃了一惊:连接机场和市区的唯一一条公路上,到处是涂着“联合国救援”标志的车辆和设备,战争片里才能看到的各种军用运输机在频繁起降,所有人进出机场都要检测体温……紧张的疫区气氛扑面而来。

中国的埃博拉治疗中心设在一个废弃的体育场对面,第一个确诊病人是名小学老师。周飞虎至今还记得她的名字:Mulubah(穆鲁巴)。“我印象很深,她来的时候处于极度的恐惧中,因为她已经有两个亲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了。按照当地的习俗,亲友要擦拭和亲吻死者,埃博拉恰恰是只要接触就会传染的。她自己又胖乎乎的,有很多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进一步加重了她的病情。而且,她是一名老师,有文化,更知道这种病的严重,她的恐惧是超出常人的。”

当时,治疗埃博拉的疫苗还没有问世,周飞虎和他的战友们一边控制她的基础病,一边从重症医学的角度出发,改善她受损的脏器功能,慢慢度过这段病毒感染期,同时不断给她做心理辅导,“你要有信心,你一定会好的!”三管齐下,Mulubah(穆鲁巴)奇迹般地康复了。出院那天,Mulubah(穆鲁巴)激动地和周飞虎行了个“碰肘礼”——在疫区,任何皮肤的接触都有传染风险,不能握手,只能隔着衣服碰碰肘关节。

埃博拉疫区里,最凶险的经历是什么?周飞虎的答案出乎意料,没有最凶险的一刻,而是每天都处于致命危险中,那就是每一次走出病房的时候。“进入病房时,我们要穿上三层隔离服,然后依次经过绿区、黄区和红区。绿区是清洁区,黄区是过渡区,红区就是病房,是直接接触病毒的区域。当地的气温高达40多度,医院是搭建的板房,不隔热,而且不能安装风扇和空调,因为传染病人的呕吐物和分泌物绝不能让风吹起来。如此一来,我们穿着三层隔离服在病房里,汗就哗啦哗啦地往下流,一天出的汗都有1.5公斤。我们戴着的口罩也是密不透风的,伸出舌头就能舔到自己的汗。所以出病房时,既害怕脱水晕倒,又担心内层浸满汗水、外层接触病毒的隔离服怎么脱下来才是安全的。”

当地就有一名医生,在给一名患者清创缝合时,沾染上了埃博拉病毒。他被送到了中国治疗病区里,此时,所有接触过那名患者的其他医护人员全都死亡了,“他的恐惧、绝望、无助无法形容”。周飞虎竭尽全力抢救这位可敬的同行,但病情发展太快了,终告不治。这成了中国医护人员在抗击埃博拉的过程中唯一一个没有抢救回来的病例。在那沉重的一刻,周飞虎想起了美国第一家肺结核研究所开创者特鲁多医生墓碑上那句著名的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也有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

“常常去帮助”,在利比里亚,周飞虎和中国医护人员在极为繁重的救治工作之余,还挤时间开设了培训课,教当地的志愿者和居民如何防范传染病,以及基本的自救常识。和那些痊愈者一样,他们临走时,也会跟周飞虎来一个“碰肘礼”。“后来疫情过去了,非洲朋友和我们再见面,还是先来个‘碰肘礼’。这是共同经历了埃博拉这场战斗的人特有的感情。”

周飞虎有个心愿,希望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解放军总医院的ICU病房里不会“有状况”,那样,病人和家属们都能安心过个年,他也能陪着老母亲吃顿饭。2015年的春节,他是在埃博拉疫区过的;还有很多个春节,他是在ICU病房里过的。他欠了母亲太多个“一起过年”的承诺。(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视听工作室 许陈静 余驰疆)

(责编:刘蕊、刘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