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亓庆良:不忘初心 为山区百姓健康奉献46载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3日18:16
上传视频,来人民拍客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0条新闻

【正文】

    从19岁在家乡当“赤脚医生”,到两次从城市返回山区,凭着对父老乡亲的一片承诺和少年初心,把一所只有10张光板床的乡镇卫生院发展成配备500多张床位、年收入超过4000万元的“模范医院”。40多年来,山东淄博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精神风貌。

【解说】
    1952年,亓庆良出生于鲁中山区的源泉镇源西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山区农民。在他6岁时,年仅26岁的母亲在分娩第二个孩子时不幸去世,从那时起,亓庆良就萌生了做医生的念头。

【同期声】亓庆良:“从我慢慢懂事以后,母亲是怎么死的,就是缺医少药没医生看病死的,就要做个医生,这是从小的一种志愿,而且我做医生一定给农村的老百姓服务,所以幼小的心田里头就种下这个种子。所以一生走过来,我当医生46年了,就这么一直遵循着年轻时候小的时候的志向。”

【解说】
  1971年亓庆良高中毕业,村支书把他送到了源泉公社医院,经过一年培训后,他如愿以偿做了一名农村“赤脚医生”。

【同期声】亓庆良:“从小那个心就想做医生,实现了那个初心了,那就是24小时没黑没白的给老百姓看病。虽然水平不高,但你服务的那个精神,去学去看。通过这几年下来,觉得自己水平不行,本事不行,小伤小病可以,大病解决不了。这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做一个大牌的医生,好医生,在农村给老百姓看病。”

【解说】
    1975年,由于亓庆良勤奋好学,被公社党委推荐上了青岛医学院。在大学里,他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毕业时,亓庆良被学校选拔留校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更一并放弃了直接分配到城市大医院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分配到故乡源泉的博山区医院,做了一名外科医生。

【同期声】亓庆良:“我为什么到农村去啊,我们服务周围有十几个乡镇,应该有15万人口,这些人看病都没有着落。而现在基层最需要名医,有技术的医生,我们农村为什么薄弱,就是人下不去留不住,流失的太多了。”

【解说】
     1993年,博山区医院从山区迁往城里,山区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1997年亓庆良主动请缨,回到濒临倒闭的偏远山区源泉卫生院担任院长。

【同期声】亓庆良:“当时从区医院去的时候,那个就是一派败落的景象。三层小楼三层是闲着的,一楼是门诊,二楼有10个床位,是光板床。最少的一天收入1毛8分钱,我们全年连续10年业务收入没有超过20万。我去的时候账上还有8毛7分钱,然后外欠的药款就50多万,就是非常非常的困难。”

【解说】
      在亓庆良的带动下,医院发展逐渐走上了正轨。目前,源泉镇卫生院已发展为一所集“预防、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覆盖30万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同期声】亓庆良:“所以现在我们就说,通过你的设备的提升,技术的提高,服务能力的增强,所以周围山区乡镇的老百姓来就诊的是络绎不绝。过去每年的业务收入不足20万,现在我们的业务收入到了4000万;我们过去的固定资产就是一个破房子的价值,40来万,现在我们的资产达到7000多万。”

【解说】亓庆良也因医术高超,先后获得“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最美基层干部”等荣誉称号。

【同期声】亓庆良:“所以我们致力于发展农村卫生院,让农村边远贫困的老百姓,不出乡镇不到城里也能享受到大医院待遇。一个是专家的这种诊疗,一个是大医院这种环境和条件待遇吧。”

【解说】
    在亓庆良大学毕业25年的一场同学聚会里,来参加的同学有的已是美国的博士生导师,有的是加拿大医院的名医,大多数同学都在省、市级医院做院长或学科带头人,只有他还在山区的乡镇卫生院。

【同期声】亓庆良:“我们的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很可惜啊,说当年的高材生还在农村工作。大家不是对我的一种瞧不起,而是对我这种精神的一种肯定。我一点也不后悔,也不觉得是脸上过不去,我觉得是非常自豪。我说你们在大医院解决大病,我在基层解决小病,但是我解决的是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这种问题。”

【解说】
    亓庆良从医46年来,不忘服务百姓初心,凭着对父老乡亲的一份承诺和无限深情,扎根山区无私奉献,行医为民,全身心地为患者服务,忠诚履行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同期声】亓庆良:“就是初心已定,它不会改变。好多人不理解,就是不理解,说你六十了,你不该休息休息了吗,你怎么还在卫生院?我们叫没死没活,就是没命的干。其实我们想啊,就是拼命的干。”

【解说】
    虽已进入花甲之年,但亓庆良干事创业的干劲不减,为民服务的精神不减,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减,用实践忠实履行着自己的人生格言:“扎根山区、兴医为民”为山区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同期声】亓庆良:“我已经65岁了,我人生的路已经不多了,我不是说寿命,就是你能在临床给老百姓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的想法不一样,时间越少,我要拼命的做,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你的精力和你的技术用在为老百姓防病治病上,用在为老百姓健康服务上。”

 

(责编:刘蕊、赵纲)

猜你喜欢

人民出品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播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