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南京有3个色彩
离开南京一晃10多年了,在那儿度过了从出生的小城迈向世界的人生第一步。
第一次离家南下,坐在疾驰列车上望向窗外,一路上对南京这座城市的连绵思绪至今记忆犹新。
它是一座有故事的城,或许很难找出除了首都北京以外的另一个地方,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和中国的命运如此休戚与共。到南京大学读书,不仅是就读于一所大学,而是推开五千年历史的厚重大门。
心中的南京有3个色彩。
一个是灰色的南京,它的城墙瓦砾写满了昨日的悲壮。
南京雄踞沃野、通联四方,作为战略要地多受兵燹之灾,屡屡瓦砾荒烟,屡屡重现繁华。
看看这串冗长的名字吧!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公元229年,吴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继此,它先后成为杨吴西都、南唐国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师、太平天国天京、中华民国建都之地,故称‘十朝都会’。”
将目光投向近代。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的国耻、人类的浩劫。水滴“滴答”瞬间,平均24秒就有一个国人遇难。走在大屠杀纪念馆,步履维艰、泪水盈眶,种种愤慨奔涌心头。乌云挡住阳光的岁月里,再蓝的天空,都是灰色的,遮天蔽日的灰。
一个是黄色的南京,它的浩瀚书刊诠释着今日的厚重。
南京大学是南京的缩影。读书时,时常整日泡在图书馆,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闻着书香味日出日落。校园里学风醇厚、占座踊跃,以致于一位同学为了帮同班都有一席读书之地,总在清晨拿几桶卷纸排队等图书馆开门,冲进去的刹那,在几张长条书桌上甩开卷纸。
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南京大学名副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南京的城市气质?
低调不张扬、沉稳不轻浮、厚重不飘逸。有人说,南京少了些巧劲,多了些拙劲。可正是这份厚重之拙,“大哉一诚天下动”,更能行稳致远。
一个是绿色的南京,它的昂扬朝气挥写着明日的画卷。
春意盎然时节,南京有深深浅浅的绿;炎炎盛夏,南京是郁郁葱葱的绿;落叶飘零的秋,南京的街头枯黄和熟绿相间;甚至寒风入骨的隆冬,仍有久久不愿褪去的绿。
树叶里有时光,有岁月沉淀。中山大道的梧桐,中山陵的雪松,它们抖擞地守护着“南京城的近现代史轴线”。玄武湖的接天莲叶,紫金山的“金陵毓秀”,见证了远溯至春秋战国的千年沧桑。
还有一种绿是朝气蓬勃的青春。秦淮河桨声灯影,夫子庙人声鼎沸,江南古城处处涌动青春。青春的面庞、明媚的双眸,还有青春与生俱来的勇气、活力和创造力,为南京的梦想腾飞提供了无限可能。
两年前,世界各国青年荟萃南京。钟山脚下,青奥圣火熊熊燃烧,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选择了南京。它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端地,据说百年前的“奥运三问”也出自这里。
全世界青年的青春盛会落幕,但在南京种下了一颗颗青春的种子。
不同人眼中,南京有不同的色彩。它的色彩,要在街巷里找寻、在古朴校园里品读、在葱郁的山林里倾听。翻开南京这本厚重大书,也是在读一个古老的中国、一个现代的中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