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开发抢龙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代诗人李白一首《望天门山》将流经芜湖的大江碧波和青山烟浪描绘得如此雄伟壮丽。
芜湖东控勾吴,南连荆楚,扼中江之险,踞皖南门户之要冲,三江襟带,直达五湖。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由西向东一路狂奔而来,到了芜湖大拐河段,转了个九十度弯奔北而往。
长江、镜湖、赭山、鸠兹、天门山,是芜湖这座秀丽安静而又富饶的城市会给人留下的印象。长江波光粼粼的艳影里,芜湖就像是一位褪去青涩深邃美丽的妙龄少女,曼妙地展现她绰约的风姿。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芜湖早在春秋时已置邑,名“鸠兹”,后又有“鸠江”之称。春秋时期是重要的青铜冶炼中心,南唐时有“楼台森列”、“烟火万家”之称。“芜湖”一名,最早见于汉武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以县名列于丹阳郡辖下。其后,芜湖虽几易其名,然而终为江东首邑,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享誉四方。
芜湖不仅是适宜人类繁衍生长的天府之壤,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先天的沃土。襟江带河的芜湖,历史上曾是人文荟萃之地。李白、杜牧、苏轼、陆游、张孝祥、吴敬梓等都在芜湖留下动人的诗章佳篇和佳话,不胜枚举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尽显江南之风韵。
长江黄金水道不仅是润泽芜湖两岸的生命线,更是支撑芜湖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早在1876年就对外通商的芜湖港,目前已成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深水良港,可常年通行万吨级远洋船舶。芜湖拥有长江干流岸线193.9公里,占长江安徽段干流岸线长度的24.9%,成为全省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自然天成的航运和岸线资源,为芜湖赢得了羡煞旁城的开发开放环境。
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芜湖为沿江重点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2002年6月,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双核”之一的城市定位,并明确提出“把芜湖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航运枢纽”;2011年8月,一江之隔的无为县和沈巷镇划归芜湖,过去一直“临江发展”的芜湖进入了“跨江联动、拥江发展”的新时代。
倚江而兴、交通畅达,孕育出芜湖人以兼收并蓄、开放创新为特征的“长江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提质”。无论是海螺、美的、格力等外来知名企业,还是诞生成长于本土的奇瑞汽车,都看重这里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把芜湖作为无缝衔接长三角、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节点。
长江经济带弓满弦紧,新一轮开发开放如火如荼。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善于抢抓机遇的芜湖凝心聚力、厉兵秣马,在区域经济新格局中找准定位、勾勒蓝图,借“力”发力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改革开放中长江边上一颗闪光的明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