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代城市小区面临停车难:您的车明天停哪儿?

2013年12月09日07:00    人民网—人民电视

视频介绍

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抢车位大战”在很多城市小区开始上演。北京市目前保有机动车540余万辆,是现有停车位的两倍;而新车每天都在增加,但小区车位配建比却仍然沿用1999年的1∶0.5。一边是日益增长的泊车需求,一边是有限的空间资源。城市小区停车,正成为一个民生问题。

【探因】

历史欠账太多

1∶0.5,车位配建比14年未变  

“小区现有350个停车位,但居民有766户。再加上很多住户家里不止有1辆车,停车位肯定紧张。”在北京朝阳区某中档社区,一位物业管理人员说,“现在小区的固定车位已经没有了,排队等车位的住户就有好几十位”。“停车难”,已不仅仅是老旧小区的专属难题。

由于停车管理严格,记者看到,居民停车较为有序。对“实在没法停车”的居民,物管人员建议,“可以考虑到附近社区停车。”

记者随后来到附近的兴隆家园小区,小区停车场工作人员表示的确有很多附近的小区住户来此停车。一位中年女士对记者说,“不好停车,来的晚就只能停到外面。地儿太窄,我的车即使停下了,也经常被剐蹭。”

针对目前北京市小区停车难的现状,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史凯表示:“全市汽车保有量是现有停车位的两倍,停车缺口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

“满足基本停车位,主要依靠小区车位的配建比,”史凯认为,“这块历史欠账比较多。”

据相关资料,1994年之前的北京市住房小区没有配套建设小汽车车位。1994年,北京市住房配建标准出台,要求每10户配建一个小汽车车位。5年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新的配建标准出台,配建比提高到每两户拥有一个汽车车位。2011年,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门曾表示,将提高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建比。但两年过去,调整方案仍未出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舒可心认为,提高配建比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政策的连锁反应。“仅从一个层面看,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当然是增加供给,但这对于北京稀缺的土地资源来讲是一种浪费,”舒可心说,“如果提高车位配建比,土地用于盖房的就少了,土地势必更贵,房价势必更高。”

“根据最近公布的土地拍卖价格,一个车位仅分摊的土地成本就要8到10万,将来一个车位要几十万。”史凯介绍,北京市城六区居民平均每户拥有0.8辆汽车,而现行小区配建标准则是三环内每户0.3个车位,三环外每户0.5个车位。“存在一定差距,新的配建标准规划部门正在制定,总体将会提高到1∶0.8以上。”

【怪象】

地上难地下闲

地下贵一倍,有的还只卖不租

调查中,记者发现,小区居民认为无位可停,而停车场工作人员却表示车位有余,“地下空着不少车位。”

地上停车一位难求,地下车库却常年空位。兴隆家园小区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下的停车费要贵将近一倍。”当记者向物业公司求证时,物业工作人员称:“现在我们只卖不租,停车位已经从去年的15万涨到了18万。”

针对此问题,史凯说,北京市居住区内部收费实行的是价格双轨制。地上停车费由政府统一限价,每月最高150元,地下停车价格则由开发商自主定价。“地下价格普遍高于地上,有时还会只卖不租,出于经济考虑一些业主会把车停在附近的路上。”史凯说,“这样道路资源就被占用了。”

而居住小区内部停车收费标准,则与全市停车规划体系形成了倒挂。以兴隆家园为例,小区地下停车每月300元左右,地上则为150元,而一位小区居民则称“回来晚了,停在外面路上不要钱”。

如此下来,“私家车占道停车,对于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史凯表示。

社会公共资源,变为小区停车位矛盾的泄洪区。地上停车混乱、路面车道被占、地下车位空余,成为许多小区的现状。追逐廉价优质的社会资源成为公共个体的本能,小区与公共停车体系的倒挂,使得小区停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从市场规则来看,产权属于开发商,开发商有权自主定价,”舒可心称,“但绝对自由的市场也需要管理和控制。”

舒可心认为,在小区停车位的问题上,开发商已经形成了市场上公共资源的垄断。如果小区的车位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问题。  

【解决】

居民停车自治

建立体车库将获补贴  

舒可心表示,小区停车难,本质上属于小区内部问题,应该由业委会或业主大会协商解决。小区自治管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

“根据物权法规定,小区地面停车费用属于全体业主共有。”舒可心认为,如果小区有业委会,这块蛋糕将成为协调有车族、无车族等各方诉求的制度红利,为小区内自治协商赢得空间。但由于业主普遍缺乏公共生活意识,这块收益大多被物业公司拿走,小区内部解决问题几无可能,政府被迫介入。

今年9月,北京市社工委组织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小区自治指导意见。“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成为文件的核心原则。

“老旧小区停车难不可能完全解决。拥有汽车的市民,应该合理衡量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史凯表示,目前的原则是在不增加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挖掘小区潜在停车位,增加供给。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在小区道路上设置停车位;在原有停车位基础上集中建设立体车库;在小区边角地建设车位;在小区周围的桥下空间寻找停车位。

“去年挖潜3万个停车位,今年挖潜2万,明年争取挖潜8000个车位,”史凯称,但挖潜车位工作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如何更好地协调各方诉求,日益成为小区车位挖潜的关键。平面车位占用小区道路,无车族会反对;建设立体车库产生噪音,老年人有意见;占用绿地资源,业主反应更强烈。

增加小区停车位供给,建设立体车库将是今后的大方向。史凯介绍,小区停车将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的方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立体停车领域。

“只要有合适的政策,我想不会缺乏投资人,”史凯说,“政府会对每个新挖掘出来的车位补助2000元,立体车库月收费允许在150元以上,但价格不能很高。”

“为每一台私人小汽车提供合适的停车位,不属于政府必须保障的民生工程。”史凯同时表示,《北京市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北京市私人汽车增长17.8万辆,“政府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希望市民能够更多的使用公共交通。”(人民日报记者 魏 薇 人民网记者 赵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