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马淑义(宁夏 编码403)
2009年07月06日13:51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马淑义从1970年开始从事乡村医疗卫生工作,近40年来,她从农村保健员起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成长为一名掌握了基本医学知识,并深受当地群众赞扬的乡村医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没有任何补助的情况下,马淑义想方设法办起卫生室,继续为村民服务。那时村民普遍困难,多数赊账,她只有靠变卖猪、羊、鸡等维持。30多年来,她先后医治患者5万余人次,累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1万多元。
她刚刚生下孩子两天,就赶上一个村民要生孩子,这是一个双胞胎高危孕妇。那时候村民健康意识淡薄,产前检查少,生孩子又不愿意住院。村里只有她一个接生员,丈夫不让她去,但她还是不顾丈夫的劝阻坚持出诊。接生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因为孕妇高度浮肿,一天一夜孩子还没有生出来,产妇家里人一个劲催。好不容易孩子生出来了,可是胎盘出不来,马淑义一摸,还有一个!等第二个孩子生出来却没有呼吸,她赶紧进行人工呼吸,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孩子终于哭出来了,她却晕了过去,从此还落下了腿疼的毛病,每逢阴天就发作。
2000年的冬天,马淑义因大叶性肺炎住了20天医院刚回到家,一个村民就急着跑来叫她,说他的孩子突然高烧抽搐。她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跑,路上被雪滑倒,为了保护药箱,自己滚到了沟里。赶到病人家时孩子已经昏迷不醒,马淑义立即进行抢救,半小时后孩子苏醒,她又陪着把孩子送到县医院,帮着办好住院手续,直到孩子脱离危险,自己才拖着摔伤的腿回家。
从1980年开始,马淑义就承担起村里几百个孩子的预防保健工作。当时,村民谁也不愿把钱花在疾病的预防保健上。她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给村民们讲预防接种的好处,现在再也没有谁拒绝预防接种。同许多乡村医生一样,马淑义至今也没有社保、养老和医疗保险,工资也仅仅百来元,每年村民赊账看病都在两三千元,有时她不得不把家里的猪、羊卖掉,用来补贴卫生室的开销。马淑义的想法始终非常朴实单纯,她说“每天看到那么多病人信赖的目光就满足了”。在她的努力下,“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在这个贫困村子得到了实现。
(责任编辑:刘青(实习)) |
相关专题 |
·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
![]()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胡锦涛主席特使将出席尼日利亚独立50周年庆典 ·浙江高院副院长童兆洪被发现在办公室自缢身亡 ·期待“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少”的清醒 ·石嘴山市隆重庆祝成立50周年 ·温家宝离京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戴相龙: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 竹立家:“后改革时代”要有新战略 李忠杰:知识分子与战略问题 高祖贵: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之辨 叶小文:论宗教信仰自由 汪玉凯:当前社会转型有哪些特殊性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