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陈海燕(陕西 编码135)
|
2009年06月23日15:59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陈海燕(候选人编号135),女,44岁,陕西省礼泉县海燕聋哑学校校长。
为能让残障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陈海燕创办了聋哑学校,把满腔的爱倾注到了特教事业,帮助残障儿童学习、就业,自立自强,为他们成长成才支撑起一片天地。
1994年,在宝鸡市任教的陈海燕,怀着报效家乡父老、支援农村教育的志向,离开条件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返回家乡创办了烟霞镇海燕小学,短短几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次,陈海燕碰见本村聋哑儿童马丹的妈妈正硬拉着马丹去城里上特教学校。因为离家太远,而且每周才能回来一次,4岁的小马丹哭闹着死活不愿意去。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家人又气又伤心的表情,深深地触动了陈海燕的心。经过调查,她发现附近不少村镇都有这种现象,有的聋哑儿童到很远的地方上学,有的干脆辍学在家。“残障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2002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创办了礼泉海燕聋哑学校,走上了清贫而艰辛的特教生涯。
为了让更多贫困残疾孩子能上得起学,陈海燕每人每年仅收650元基本生活费,常常自己动手种菜、做饭,补贴不足。残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性格倔强孤僻,经常哭喊吵闹、随地大小便,互相打架。但陈海燕从来没有嫌弃过,始终用慈母般的爱关怀着孩子们。她详细记录了每个孩子的情况,坚持因人施教;同时扮演老师、妈妈、炊事员、保洁员等角色,每天早起晚睡,给孩子们洗衣做饭、叠被梳头,甚至给智障女孩换卫生巾。
为了提高残障孩子的教育水平,她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每天早上她亲自带聋儿做舌体操练习发声,让一双双小手触摸她的喉咙感觉声带振动,用一个个夸张的口形为学生演示清晰的唇语,用一幕幕形象的情景剧演示文字含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聋儿学会了发音说话,开始和身边的人沟通,十几名聋哑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安置了工作。
由于长期超负荷劳累,陈海燕左眼失去视力,并患上了严重的慢性咽炎。
2008年,陈海燕被评为陕西省首届十大母亲、咸阳市首届感动咸阳道德模范人物,光荣出席第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责任编辑:郑婷婷) |
相关专题 |
·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
最热视频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人民电视娱乐精彩推荐 |
·陈好进修中戏研究生 学费一年两万 ·刘晓庆:感觉自己经历太多 仿佛活过200岁 ·李连杰不会离开壹基金 ·拍结婚戏遭遇意外 导演尤小刚右脚骨折 ·宋祖英为电影《康定情歌》录主题歌 ·甄子丹演陈真裸露献身 ·张雨绮与周星驰打官司 ·张艺谋只谈电影不谈初恋 ·现场齐唱生日歌为蔡依林庆生 ·蔡依林30岁生日 狂收寿礼 |
[一语惊坛]官员都急功近利,老师不成热锅蚂蚁? [论坛]中国强大了咋还受欺负?!·说真话的九种"被"结果 [访谈]杨翠芝、黄生留谈郑垧靖·社会学家谈保护孩子 [辩论]神木书记55岁退二线算贬官?·你支持异地高考吗 [博客]"德高望重"局长玩"杀情人"? 王志为啥愿意当官? [博客]女镇长送礼让领导没睡好? 咸丰好色:私藏姐妹花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