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少年往往出现时都有类似的背景:单亲家庭或者父母都不在身边、早早辍学。但其实这些背景归结到一点,是缺少爱和被尊重。
有些家庭是很有钱的,父母很有地位,有的还是做教育的,但是他对他的孩子是很暴力的,或者他对他的学生,对他的下属是很暴力的。为什么会这样?
在物质层面,孩子不缺什么。但是,在心理层面,就是他的感受和需要得到尊重,这一点有的时候剥夺的更加彻底。因为如果是父母和老师,他们有很多物质的资源给孩子。在中国的文化里,就更有一个理由:我给了你这么多东西,是我对你好,在精神层面,你就有责任和义务完全听我的。一个人完全要听别人的,他就慢慢不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他内心的声音,是支持一个人有人性,有尊严,有慈悲的必要的元素。他的感受和需要被人尊重过,所以他才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尊重感受和需要。他才会懂得去尊重别人。但是在那个比较物质、比较富裕的环境里面,如果孩子的父母、老师,不懂得这一点的时候,这个孩子在心理层面的剥夺是更加彻底的,而且孩子都没有申辩的理由,因为我给了你很多,你就要听我的。很暴力的孩子,都不是当下产生的,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他的生活方式就是被暴力对待的。这样的话,他已经不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对人完全可以像对物一样,因为他就是这样被对待过的。
当下社会过于以成就取向。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受的教育就是要有成就、很成功就是幸福的。这样我们就不舍得在孩子最小的时候,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把时间和精力留给他们。
我们去追求成就,却把孩子交给别人。等他长大,比如在青少年的时候,他是需要跟同伴交往的,他已经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那个时候,父母又回来了,因为钱也赚够了,地位学历也都够了,开始把精力放到孩子身上了。但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冲突。有的时候,这种冲突的起因都是很小的事,就是愤怒和委屈,还有屈辱,这些感觉的累积而导致的爆发。小孩子真的不需要很多钱的。他最需要的是,父母能陪伴他长大,教会他能力,让他长大了能挣到他自己的钱。
孩子从小真的需要父母多陪伴的,陪伴不是管着他,是跟他一起玩,了解他的需要,回应他的需要,我们在跟孩子交往过程中,其实也在修复我们童年过得不太好的那一面,就是也跟孩子成长的。在孩子小时候多给他一些陪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完全同意你,但会听你的意见。
陪伴 成长 健康
应该关心自己的人不在身边,这个孩子像寄放行李一样,今天寄放到那,明天寄放到这,他们就会缺乏人际交往的界限感。人和人之间远近亲疏很多孩子是不太清楚的。比如刚才谈的乱翻东西,我做儿童青年犯研究的时候去东北的农村,有六个孩子,开始当然很怕我,因为我是陌生人,慢慢我跟他们熟了,他们很喜欢我的,最喜欢我的孩子就会翻我的包,然后我就跟他说,你翻我东西我是不高兴的,小孩睁着纯真的大眼睛跟我说,为什么?我说人有自己的东西,是别人要征求我的意见,我同意,我才给,这样我会感到受尊重的。有些东西是我个人的东西,我永远不想让别人看的。结果那个孩子说的,我们什么东西都是被人家抢的,包括身体。因为她不想被性侵犯,老师性侵犯她。身体的界限已经被侵犯的。别人可以随便进入她的身体,她阻止是不能阻止的。她不知道人和人之间是有界限,因为没有人尊重她的界限,而她的家也一样,一会儿一大家子人,就是外面村子里的坐到他们家开会,一会儿走,一会儿管这个叫姨,一会儿叫叔,走了以后,家里人议论的时候,可能又是很不客气的,就是背后说坏话,见面的时候又很客气。那个孩子很迷惑的,不知道这个人和人这个远近亲疏的。就是说,当人的界限,他的界限不被尊重的时候,他去拿别人东西,包括随便动,他不觉得是不妥的
在家庭,在学校,对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界限。他的日记不能看的,如果他没有同意。比如我给我女儿写一封成年礼的信我觉得很好,我特别想给我的朋友看,我一定要问我女儿的,她说她不想,我一定不能给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尊重自己的界限。比如在家里住,夫妻俩要谈自己的事,夫妻俩进入自己的房间,那就把门关上了,这个时候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进的。可以敲门让爸爸妈妈出来。
熊孩子表现溯源(二):满足需要我们要去耐心问问他们,不要假定他这样做就是因为存心地做恶,没有认真的想做恶的,因为他不知道善是什么,所以你可以问他,他这样做的时候开心的是什么,比如有的人觉得有趣,因为生活太枯燥了。有的孩子是需要自我肯定的,没人把他当回事的,他扔这个那个,你发怒了,他觉得有人重视他了。我们成年人可不可以跟孩子商量,不做这个,可以有其他的办法,那就是多肯定他,肯定你得做出好事来。你跟他商量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够得到肯定,他读书不是很好,但他其他方面很好。我们习惯看吗?我们习惯告诉他吗?但是常常家里和学校认为,你好就是应该的,就不说了,一说出来全是不好的。这些都是暴力,这样的小孩就会用各种方式来宣泄自己那种无价值感,无尊严感,他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找这个尊严和价值,但是很多他不知道这个正好相反的。我们帮他找其他的办法,也就是说,他的需要是合理的,但他用错了办法。
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暴力的种子,因为一个人从出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的。如果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是暴力的东西,我们内心暴力的种子就在发芽,我们需要一个反思,我们表达的所有的东西究竟是在培养公众内心中什么样的种子。如果我们灌溉的是暴力的种子,我们自己也会遭殃。因为前不久也有媒体人被别人伤害。说不定他们不是看你的那个,他整个成为一个行业,他就恢复在别的地方看到这个东西,他在浇灌这个暴力种子,他会殃及到我们自己的安危的。这个世界,从他诞生开始,暴力就太多了。反倒是留给人们隽永的一些东西,反倒是和平和美善的东西。如果能智慧地表达的美善入到人的灵魂和心中的话,其实商业效果应该是更好的。
成年人接触暴力内容容易激发自身的创伤记忆很多成年人就是儿童。他们从未长大,因为在他童年的时候,他的感受和需要没有得到足够的感受和回应,在某些方面,在心灵成长方面,他们停留在儿童。当他看到这个的时候就会想起过去遭受暴力,不公正对待那些经历,那些经历又没有好的机会去处理,他回家见到孩子立马就去施暴了。这样的话,他出版或者发表的这些东西会容易激活人内心中过去心理创伤的那个记忆。我们不要以为给大人看暴力的东西,就是万事大吉了。为什么我们不给大人多看一些希望美好的东西,还有多理解自己受伤的那一部分,能拥抱自己内心受伤的小孩,培养人自信能对待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或者是下属。这些,我觉得培养美善方面,出版和媒体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能用高估小孩子的分辨力来减轻自己传播暴力的内疚感孩子是不能分辨的,而且我们的世界现在让我们分辨,每个人分辨力都是要打折的。因为信息量太大了,而且我们大脑是有限的,而且我们还要很多很多的生活的任务。另外,孩子分辨力也是需要训练的,如果你的出版,你的媒体的作品,是能够教会孩子分辨力,那是非常伟大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垃圾扔上去,然后让孩子自己分辨,因为没得分辨,不用分辨,因为全是暴力,因为没有其他,那就是暴力生产暴力。
这些暴力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甚至是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就是疗愈他们心灵的伤。
监制:唐维红
策划:雷 阳、游海滨
创作团队:苏瑞 白静 王理 李佳
设计支持:孙莉娜 李树亮 许诺 关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