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視頻

夏至吃面 | 青海拉面又“拍了拍”武漢熱干面

2020年06月22日15:18 |
小字號

今天夏至

自古以來民間皆有夏至吃面的習俗

寓意“喜嘗新麥,慶祝豐收”

特別的時節

來自高原的青海拉面

又“拍了拍”

長江之濱的武漢熱干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江城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這座中部地區的超大城市有序開啟“復蘇”模式。街頭巷尾,愛“面”的武漢人,終於吃上了“拌拌更美味”的熱干面,也捧起了一碗熱騰騰的青海拉面~~~“吸溜”一口面,才真正感覺到:冒著熱氣的武漢,又回來了!

 

6月20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與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率領的海東市黨政考察組座談。

王忠林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考察組一行來漢,感謝海東市關心關注武漢發展。王忠林說,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在全國人民鼎力支持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當前,全市已經實現“8個清零”,核酸檢測“5個沒有”,武漢是安全、干淨的,武漢人民是健康的。當前,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科學精准防控前提下,全市正加快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推進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武漢是正在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是一座江城、湖城、橋城,區位交通優越、產業基礎雄厚、科教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經濟發展韌性好、潛力大。海東歷史文化悠久,農牧產業興旺,生態保護扎實。希望兩市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攜手並肩,共推高質量發展。

鳥成雲感謝武漢對海東到漢務工人員返崗復工的關心關愛。他說,武漢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脫貧攻堅等領域給予了海東大力支持。海東將在武漢設立辦事處,幫助海東到漢務工人員更好融入武漢、建設武漢,推動兩市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贏發展。

長期以來,青海拉面與武漢熱干面結下了千絲萬縷的深厚情緣。

“數”說青海拉面

上世紀80年代至今,青海省已有近20萬名拉面從業人員,在全國各地經營了近3萬家拉面店,每年產值達上百億元。鼎鼎有名的“拉面經濟”,助力青海各族群眾創造美好生活,功莫大焉!

因地處青海湖以東而得名的海東市,是青海拉面務工人員重要輸出地,在全國各地開了2萬多家拉面店、有從業人員近18萬人,其中在武漢開辦的拉面店就達450家。疫情防控常態化,疫后重振的步伐不斷加快,武漢的青海拉面行業復工復產也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全市所有的青海拉面經營戶都已恢復營業,經營狀況正一天比一天好。

 

三江同源 千裡同心

 

6月19日,得益於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由海東市委市政府主辦,武漢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委協辦的青海籍在漢拉面經營戶復工復產慰問座談會成功召開,武漢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楊玲出席會議。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率海東市黨政代表團參會,並走訪慰問了在漢青海籍拉面從業人員,了解產業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幫助協調郵儲銀行、農業銀行、農商銀行等現場發放極速貸款570萬元。

 

 

鳥成雲 書記:

前段時間在海東市拉面從業人員集中復工復產返程儀式上,我曾代表市委市政府說過,等到春暖花開、疫情消散的時候就來看望大家,今天我們終於如約而至。

這次走訪之處,聽到各級統戰部門和武漢人民對青海拉面人的諸多贊揚,我們感到非常欣慰。在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大家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時時處處用實際行動參與當地發展建設,感恩身邊人,融入大武漢,都是好樣的。尤其是抗擊疫情期間,青海拉面人與英雄的武漢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為青海爭了光、添了彩。

楊玲 部長: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武漢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刻,青海省派出了包括海東66名醫護人員在內的239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他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險阻、全力以赴,為武漢保衛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前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國內個別地區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這次鳥成雲副主任一行來漢考察,體現了青海省委省政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堅定決心﹔體現了青海各族干部群眾對武漢市的巨大支持﹔體現了青海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度重視保障民生,對外出務工群眾的真切關心。

鳥成雲 書記:

疫情暴發之初,海東作為一個勞務輸出大市,流動人口多、防控難度大,很多人都認為這裡會成為重點疫區,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海東至今保持了“零輸入、零感染、零報告”,被認為是一個奇跡。這個“奇跡”的創造,離不開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更離不開海東18萬拉面人的擔當和付出。抗疫期間,無論在武漢,還是在家鄉,大家都能夠識大體、顧大局,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犧牲和貢獻。疫情防控常態化后,大家又響應黨中央號召,努力復工復產,勇於擔當、積極作為,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值得點贊。

楊玲 部長: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多年來,廣大青海籍少數民族同胞在實現創業致富夢想的同時,也為武漢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此次疫情期間,青海籍少數民族經營戶堅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勇敢投身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展現了不懼風險、無私奉獻、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責任和擔當。他們的故事感動了江城,他們的善舉溫暖人心,他們是民族團結好兄弟。

 

我們都是武漢人

武漢市民宗委副主任朱紹華告訴記者,他們委裡的好多干部都和青海拉面人結成了親戚,相互熟悉得很,像哪個拉面人家裡幾口人,店裡經營狀況如何等等情況,隨時能脫口而出。

“在漢的青海拉面人也都很給力,這麼多年從沒有與當地群眾發生過矛盾和不愉快的事情,大家相處得非常融洽,就像一家人。他們都把自己當作武漢人,熱心參與公益事業。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一旦答應,他們一定不折不扣地去努力。尤其是去年的軍運會和今年的戰疫,表現非常突出。”朱紹華說。

青海籍在漢拉面經營戶復工復產慰問座談會上,韓索力麼乃、馬文德、李永華等三位拉面人代表分享交流了自己在武漢的工作生活情況,以及抗擊疫情的心路歷程。

由左至右:韓索力麼乃、馬文德、李永華

韓索力麼乃:情誼就像長江水深又長

青海撒拉族小伙韓索力麼乃是典型的“拉面二代”,12歲就隨家人到武漢生活了。經過努力打拼,25歲的他在武漢成立了化隆十八子清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並擔任武漢化隆商會會長。

疫情期間,韓索力麼乃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戰役當中,主動聯系青海、山西等援鄂醫療隊,為其提供免費面食。同時,他還組建了后勤保障隊,每天為醫療隊送餐。蓋澆飯、拉面、臊子面、炮仗面……每天盡量不重樣,讓一線醫護人員能夠吃上熱氣騰騰的家鄉菜。

此外,韓索力麼乃發動在武漢的40多家拉面館和老家的愛心人士,籌集了5萬余元資金以及大量生活物資,捐給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和16個社區。

對於韓索力麼乃來說,拉面不僅成就了他的事業,更成為了青海各民族對外交流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在他的拉面店裡擺放著幾十個榮譽証書,尤為顯眼。“擺在這裡不是為了顯擺什麼,而是想讓客人們放心,我們青海拉面人在不斷地努力,努力做好面,做好人。”

“十幾年來,我們全家都在武漢發展,武漢給了我們一切!這是個包容而偉大的城市。我愛我的故鄉青海,也愛第二故鄉武漢。經過這麼多年,我們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座城市,建設和保護武漢也是我們的責任。盡管我們只是一滴水,但我堅信隻要和武漢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克時艱,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就一定能像滾滾長江一樣,奔流向前。”在韓索力麼乃心中,曾經的“遠方”早已成為新故鄉。

 

馬文德:火線入黨 戰疫前線考驗初心

2月11日,正是湖北疫情防控攻堅克難的時刻,青鄂兩地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火線入黨宣誓儀式。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委組織部通過視頻連線,見証了回族在漢拉面人馬文德在黨旗下庄嚴宣誓,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2017年,36歲的馬文德領著全家人從化隆縣搬到武漢市,在武昌區水果湖街放鷹台社區經營起了一家小拉面館。雖然到武漢的時間不長,但他們對武漢的感情日積月累,越發濃厚。

抗疫期間,馬文德主動請纓到所在社區擔任志願者,負責接收醫護人員上下班,同時為社區工作人員免費提供愛心餐,為居民跑腿代購生活物資。當看到青海派出239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時,馬文德被他們勇往直前、不畏險阻的精神打動,就和妻子第一時間煮了20多碗餃子送去駐地。“他們逆行為我們堅守和付出,我能做的隻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學在行動上。”馬文德說。

隨著武漢抗疫形勢的發展,在武昌區委、區政府支持下,越來越多在漢青海拉面館店主紛紛響應號召、支援一線,在前期開展志願服務的基礎上組建了一支21人、8台車的后勤保障服務隊,由馬文德擔任隊長。志願者每天奔波在武漢城區,把各民族同胞的溫暖和力量送到戰疫最前線——

2月21日晚上10點,收到新洲陽邏開發區居民的求助信息,隊員們當即開車送去了蔬菜、米面、食用油等生活物資﹔2月24日,得知江漢大學的巴基斯坦留學生缺少物資,隊員們想方設法採購齊全,第一時間開車送到了學校……截至3月底,后勤保障服務隊累計為援漢醫療隊、社區工作者、運行保障人員等送餐15000余份,為滯漢同胞、社區居民等送去大量生活物資。

對於自己和團隊為抗疫付出的努力,馬文德說:“我雖然文化水平低,但這個道理我懂:沒有國家的安寧就不可能有我們小家的幸福安康,更不可能有我們拉面人的好光景!為了戰疫,我們這幫拉面兄弟做了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得到了武漢人民的認可,我們很開心。我們現在都是武漢人,為自己的城市出力,理所當然!”

 

我們都“拍了拍”

近年來,青海省各族群眾通過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越來越多地“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甚至走出國門”,青海拉面館遍地開花,拉面成了致富面、小康面。在青海省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宏偉事業中,拉面產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拉面人也作出了積極貢獻。拉面產業更是海東市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海東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支柱性脫貧產業,在全市通過拉面產業脫貧的人口佔近10年脫貧人口的37%。

受疫情影響,拉面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順利恢復營業、快速增加營收,成為拉面經營戶現階段的最大心願和挑戰。作為疫情零感染的地區,海東市較早開展了復工復產工作,專門出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確保拉面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而這段時間,海東化隆縣政府駐武漢市拉面經濟服務辦事處則正在全力開展“倡議倡導促復工、政策支持促復工、網絡培訓促復工、走訪慰問促復工、提振信心促復工”的“五促進”工作,全力協調解決拉面店復工存在的具體困難。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武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青海籍來漢少數民族同胞的解困幫扶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尤其是確保不因疫情影響導致各族同胞在武漢致貧或返貧。為此,武漢市近期籌集了80余萬元資金,專門慰問幫扶500多名青海籍拉面經營戶,促使其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經營不斷向好。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武漢市還將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助推在漢少數民族同胞有序復工復產,為青海省實現強省富民的目標貢獻武漢力量。在6月19日的青海籍在漢拉面經營戶復工復產慰問座談會上,武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委主任趙學龍與海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青川簽訂了兩市務工經商人員服務管理合作協議。

“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黨和政府是你們的堅實靠山,家鄉人民始終牽挂著你們,武漢市委市政府領導時刻關心著你們,青海拉面產業一定會重振雄風、大顯身手。對此,我們都有足夠的信心!”鳥成雲這樣鼓勵在武漢的拉面經營戶。

“拍了拍”你

一碗青海拉面

一碗武漢熱干面

都是好面

物新感節移

意定覺景多

伴隨“金環日食”的重磅天象

上半年已成過往

下半年不負時光

面,越吃越香

夜,越來越長

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中國民族)

(責編:陳秋南、趙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