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視頻

2018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

2018年12月30日09: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視頻
小字號

1

《電子商務法》頒布 電商誠信有法可依

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中最具創新和活力的領域之一,但同時其發展也存在一些亂象——在平台網購,買到假貨卻投訴無門﹔商品有問題,給差評后不斷接到騷擾電話﹔網上訂飛機票,個人信息被莫名公開……

2018年8月3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頒布。《電子商務法》作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一部綜合性、基礎性法律,從規范管理和鼓勵創新兩個維度,較好回應了社會關切和行業需求,助力解決新經濟領域“成長的煩惱”。一方面,明確了經營者的相關義務,為規范行業發展提供了依據﹔另一方面詳細規定了各種違法行為的處罰標准,為維護市場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

2

“誠信建設萬裡行”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大力營造誠實守信良好氛圍

2018年6月29日,“誠信建設萬裡行”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次主題宣傳是新聞戰線推動誠信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各省(區、市)主要媒體及重點新聞網站統一開設專欄,闡述誠信建設內涵、解讀現行制度政策、介紹當前實踐做法、剖析典型案例。主題宣傳採取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相結合的方式,既圍繞我國誠信建設整體情況大力宣傳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又激濁揚清、懲惡揚善,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開展監督報道,大力營造全社會“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

3

網絡誠信傳遞正能量 “大慶母親”等成新時代“網紅”

隨著誠信建設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誠信人物受到網民關注。他們的誠信事跡超越顏值和才藝,像一道光,直達人心最深處。

由於舞蹈培訓機構操作不當,黑龍江大慶市趙瑛杰女士年僅5歲的女兒意外摔傷,胸椎以下創傷性截癱。通過網上眾籌,社會各界為孩子捐贈醫療善款近60萬元。面對這份大愛,面對這份信任,趙瑛杰鄭重許下承諾: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這筆善款,如果動了這筆善款,每一筆的明細,包括善款的去向都會一一給大家進行公示。

為了這一句承諾,趙瑛杰在拿到了經權威鑒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明確指出小星星的脊髓損傷與其摔傷及練習“下腰動作”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計劃啟動訴訟程序之后,在孩子並未完全康復、仍需長期治療的情況下,將當初眾籌而來的近60萬元善款全額返回,把這份愛完成了二次傳遞。

網絡中還有很多類似“大慶母親”的鮮活案例,是他們讓網絡有了更多的溫情和感動,有了更真誠的力量。

4

實名注冊助推誠信建設 網絡直播管理進一步加強

建個馬甲就能上網造謠,拉個團隊就能批量刷單……在網絡空間,隨著實名制的推行,這些亂象將得到遏制。

2018年,實名制在網絡直播服務領域全面鋪開。8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會同其他5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網絡直播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落實用戶實名制度,加強網絡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單制度,健全完善直播內容監看、審查制度和違法有害內容處置措施。

5

專項行動“亮劍”自媒體虛假報道等亂象 依法嚴管成常態

2018年10月,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自媒體賬號存在的虛假報道等一系列亂象問題,啟動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從10月20日起至11月中旬,依法依規全網處置9800多個自媒體賬號。

自媒體絕不是法外之地。近年來,國家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相繼出台《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規性文件,對具有媒體屬性和從事信息發布服務的賬號及平台作了明確規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6

互聯網金融迎來重點監管整治 嚴厲打擊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網銀、手機銀行以及小額貸款、投資理財等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在線金融服務,在方便公眾生活的同時,也不幸淪為網絡詐騙“重災區”。

2018年7月,國務院下發通知,部署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互聯網金融成為督查重要內容。要求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監管。同時包括央行在內的有關部門也打出了組合拳。

目前,互聯網金融亂象得到初步治理,投資者風險意識進一步提升。

7

電商誠信治理引入“黑名單”機制 數據全國共享

2018年5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對電子商務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國將加大對電商失信主體的懲戒力度,各地方可根據需要制定地方電子商務失信主體認定標准,將認定后的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納入聯合懲戒。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刷單炒信等失信電商主體被列入認定的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

2017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首批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企業黑名單,至2018年8月,共發布黑名單四批,涉及失信主體近千個,相關信息已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給各地,用於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8

重拳出擊網絡侵權盜版 劍指“洗稿”等亂象

辛苦原創的內容作品,被職業化地快速“拷貝”,流量和影響力也迅速發生了轉移。“洗稿”幾乎成了2018年網絡媒體發展的一大毒瘤。

2018年7月,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等四部委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8”專項行動,重點涉及網絡轉載、短視頻、動漫等領域,並提出全面打擊“洗稿”行為。行動堅決整治自媒體通過“洗稿”方式抄襲剽竊、篡改刪減原創作品的侵權行為,著力規范搜索引擎、瀏覽器、應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網絡轉載行為。

9

跨國打擊境外網絡詐騙 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近年來,為了規避監管,越來越多的犯罪團伙,以境外服務器作為跳板,利用國內外監管的“中空”地帶實施犯罪。

2018年,“5·18”等特大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相繼偵破。這意味著,國家有關部門始終保持對網絡電信詐騙的嚴打高壓態勢,不斷強化國際執法合作,堅決把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10

網絡直播治“老賴” 讓群眾見証公平正義

司法案件“執行難”,是公正司法的難點,也是社會誠信的痛點。全程直播案件執行,讓人民群眾見証正義實現。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地方法院自2018年5月開展第一期“決勝執行難”全媒體直播以來,至8月,已在全國各地開展直播活動15期,網絡觀看達到2.2億人次。

借助互聯網平台及直播手段,提高“老賴”失信的成本,是我國執法部門在“互聯網+”上的一次創新嘗試。

(責編:王子涵、趙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