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許博:一封特殊的回信

2016年11月08日20:14     來源:央視網

許博在人民日報社大門

 

    我是人民日報的一名記者,不久前我採訪了一條新聞。

    而它,讓我既緊張,又興奮。

    (視頻:總書記好,我是人民日報人民網許博,我在赤溪村做現場採訪。。。)

    2月19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召開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走進人民網演播廳,同福建寧德赤溪村的鄉親們視頻連線。

    看到總書記出現在人民網視頻畫面中,參加連線的鄉親們沸騰了。“總書記好!”“習爺爺好!”大家熱情的歡呼。都爭著向總書記匯報,在這時,我在心裡開始了追問。

    長期關心赤溪村扶貧的退休干部王紹據,通過連線向總書記匯報了村裡的新變化。總書記深情地回憶起當年兩人一起下鄉時的情景。

許博採訪收廢品的大爺

    赤溪村有著什麼樣的故事?總書記為什麼和鄉親們這麼熟悉?

    赤溪村是福建省寧德市的一個小山村。32年前,正是王紹據的一封來信在人民日報刊登,引發全國對扶貧工作的關注,赤溪這個小山村的名字,也在中國扶貧工作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8分鐘的連線很快就進入了尾聲,連線結束后,王紹據興奮地跟我說,我真的沒有想到總書記一眼就認出了我,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那時我們一起工作的時候,我還很年輕,而現在我已經退休十幾年了,他還記得我們一起下鄉時的情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跟以前一樣沒架子,一點都沒生分。

    王紹據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就在這一刻,我意識到什麼是打動人心的金鑰匙!什麼是真正的接地氣!

    赤溪村支書杜家住最后向我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年初,他們曾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介紹了村裡脫貧致富的情況,他真的沒想到總書記這麼快通過網絡媒體回了信!這封“信”是全村人最珍貴的禮物!

    看著杜家柱的笑容,我更體會到了總書記踐行“群眾在哪兒,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通過新聞網絡走群眾路線”的拳拳之心。

    我們隻有走遍山山水水,把鏡頭對准村民的茶米油鹽、庄稼事兒,採寫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報道,才是新聞工作者走群眾路線的最好答卷。

    從那天起,我再面對鏡頭談起邊遠山區的鄉親們時,都會在心裡找到他們的表情、他們的眼神,因為有了現場的採訪,主持稿再也不是冷冰冰的黑色鉛字。

    我走進這個大門7年了,每天上班看著這塊牌子的時候,越來越發現人民這兩個字的意義和分量!隻有用真情講好老百姓的故事,讓老百姓愛聽愛看我們每天所做的報道,我們才能真正架起黨和人民的連心橋!

許博在貴州數博會上採訪

(責編:劉蕊、趙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