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頭李”:我給梅蘭芳做盔頭

更多視頻

發布時間:2016年06月06日08:35
上傳視頻,來人民拍客

來源:人民網-人民視頻    發布時間:2016年06月06日08:35  0條新聞

  李繼宗是北京市非遺項目“京劇盔頭”的第四代傳人,從14歲在盔頭鋪學徒開始,他已經與盔頭打了64年交道了。

  一、繼承源於技藝 更源於愛

  李繼宗是一名京劇愛好者,從小最大的願望便是做一名職業京劇演員,可是這個夢想,卻沒能得到父親的支持,理由是“唱戲不養老”。

  李老游一副好嗓子,沒能做成京劇演員讓他多少有點遺憾,不過,做盔頭卻能直接與京劇行當挂鉤,能接觸許多京劇演員,想到這,李繼宗還是很高興。

  為了能離京劇舞台更近,與演員們更近,李繼宗下定決心,“我不唱戲,也得上劇團工作去。”他立志一定要進入一個專業劇團,一邊做盔頭,一邊欣賞戲。

   為了這個願望,李老沒少下功夫。

  1956年,李繼宗計入了北京市盔頭戲劇生產合作社,當時盔頭社有310人,不僅有做盔頭的,還有與盔頭相關的十三個行業的工作人員。李繼宗是三級工,一個月工資40.5元。

  第二年,合作社實行了一年計件制工作方式,按制作的件數發工資,活兒快的盔頭師傅一月能掙上百元,這在當時是相當誘人的收入。李繼宗卻反其道而行之,執意要進入以老師傅為主的特級組,特級組的老師傅技術好,功夫深,但是上了年紀,一個月做不了太多件,這樣是非常影響收入的。但是李繼宗的目光卻放的很長遠,他在特級組虛心跟老師傅學習,還時常能接觸到給梅蘭芳、馬連良等京劇名家定制的盔頭精品,一年多的時間,李繼宗受益匪淺,技藝大大提升,以致於1958年社裡設擂台打比賽,沒有人能比過他。

  在求精的同時,李繼宗還要求“全”。當時很多盔頭師傅隻會盔頭技術本身,對一些輔助行業不甚了了,李繼宗不僅把盔頭學會了,把這些輔助行業,如點翠、點綢、做絨球、做穗子等統統學會了,爛熟於心。

  就這樣幾年的功夫,李繼宗的盔頭既精且全,1959年他順利的圓夢進入了北方昆曲劇院,一直待到退休,幾十年間,他給許多名家做過盔頭精品,比如張學津、楊鳳依等人。

  二、傳承的責任讓他有了取舍

  李鑫是一個典型的80后,他最大的願望並不是坐在工作室裡制作盔頭,而是在海邊開個酒吧,悠悠閑閑的享受生活。但是,為了傳承盔頭手藝,他有了取舍。

  如今他也做了十六七年的盔頭手藝,而從天南海北來的盔頭訂單應接不暇,然而這種“應接不暇”的狀態卻恰巧反應了一個問題:會盔頭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像李鑫這樣的年紀還在堅守這個技藝的人鳳毛麟角。

  李鑫有自己的固執與執著,能做三分絕不做兩分,面對所謂的創新,他的理念是,先把傳統守好了,你再談創新。

(責編:趙鐸、柳靜)

猜你喜歡

人民出品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播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