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記者]:我是中國日報的記者。我想請問徐主任,因為去年中國經濟遭遇了24年來的最低增速,在今年的前兩個月,我們看到一些宏觀經濟數據其實也是在保持低位運行,您是否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有所擔心?另外,中國政府把今年的增速調整到了7%左右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如果經濟一旦跌破7%,會有哪些措施出台來穩增長和保就業?謝謝。
[徐紹史]:謝謝。今年大家都格外地關注中國經濟的走勢。由於1月份已經出了一些數據,所以有一些朋友有一些擔憂,這是非常正常的。回答這個問題應該這麼來看,一些指標1月份走低,但是2月份又有了小幅的回升。1月份大家都看到了,我們的消費基本上平穩,投資也比較平穩,但是一些實物工作量增幅並不大,就是實物量的指標,比如發電量、貨運量並不高。大家特別關注進出口是雙降,CPI隻有0.8%,PPI也在回落,同比回落了4.3個點,環比回落了1.1個點,那麼有一些朋友就開始擔心中國的經濟會不會出現慣性的下滑。
[徐紹史]:2月份的數據還沒有完全出來,1月份的數據之所以這樣,我考慮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確實有經濟下行的因素﹔第二個原因,春節的錯月,去年的春節和今年的春節是錯月的,所以去年1月份的基數就比較高,今年如果要對比的話,同比就容易走低了。第三個原因,今年的氣溫要高於去年,這也直接影響到一些能源的使用數量。
[徐紹史]:2月份有一些數據特別是先行指數已經開始小幅地回升,你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制造業的PMI上升到49.9%,比1月份上升了0.1個點﹔非制造業PMI上升到53.9%,比1月份上升了0.2個點﹔出口先導指數上升到39.6%,比1月份上升了1個點。
[徐紹史]:這些先行指數的上升,它也表明社會的預期在趨穩,市場的信心在回升,它會對今后經濟的走勢產生積極影響,所以1月份、2月份要這麼看,1月份確實走低,2月份已經有小幅的回升。
[徐紹史]:對全年的經濟走勢,我認為是三句話,即壓力不小、利好不少、信心不減。第一,下行壓力還是不小,國際經濟現在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還比較多,你們也都可以看到,美元走強、油價下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新興經濟體的增速在放緩,這也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影響。
[徐紹史]:國內的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不少,我們可以想象,今年外需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善,消費應該是有平穩的增長,投資可能還會緩慢的調整。現在同時增長動能的轉變,處在青黃不接這麼一個過程當中,加上環境的制約也在持續地強化,房地產、財政、金融、企業一些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所以我認為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這是我們應該看到、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的跡象,所以我們要不斷地跟蹤、分析、研判經濟走勢。
[徐紹史]:第二句話叫有利條件不少。我們國家的經濟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的余地,也有較強的基礎支撐的能力。大家可以看到,近期國家出台了降准降息、減稅降費,還有加大投資力度等等一些宏觀政策。在這些宏觀政策的作用下,社會預期趨穩,市場信心增強,社會的需求也會不斷地回升,所以我認為有利的條件還是不少的。我們還要從大的方面來看,第一,我們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將不斷地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依法治國還會為我們整個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第二,還有一個大的有利條件就是創新驅動,創新驅動一定會孕育著新的增長動力。第三,從微觀主體來看,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在不斷地增強,而且轉型升級的願望也在提升。第四,我們從宏觀調控來看,這幾年政府宏觀調控經過探索、創新,宏觀調控的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我們認為有利條件還是不少的。
[徐紹史]:第三句話叫發展信心不減。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發展的新常態,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盡管我們碰到的難和險不少,但是時和勢對我們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大家也可以看到,雖然經濟增速在回落,但是沒有出現慣性下滑。雖然化解過剩產能十分艱難,但是新興業態方興未艾。雖然一些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但是我們調控手段的空間很大,我們完全可以努力地去實現減速不減勢、經濟提質又增效,對這一點大家還是應該充滿信心的。
[徐紹史]:剛才這位記者朋友還講到今年政府確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7%左右,這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我想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確定7%左右,它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和研究的,它充分考慮了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充分考慮了穩定經濟增長和推進結構調整的雙重需要,也充分考慮了就業、收入等民生的要求,而且確定7%左右也符合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規律,同時又符合方方面面的預期。我還想提及一點,它與完成“十二五”規劃所確定的目標任務是相銜接的。我認為確定7%左右的預期目標較好地把握了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點,那麼7%的目標又是預期性的、引導性的。作為發改委來說,我們一定會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有決心、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來努力取得更好的結果。謝謝。
(責編:李毓涵、趙綱)